中新网|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无标题文档
无标题文档

匠心“拿捏”泥与火的陶艺“三兄弟”

匠心“拿捏”泥与火的陶艺“三兄弟”

2021年03月22日 21:41 - 来源:中国新闻网
匠心传承千年陶艺。 受访者供图

  中新网阳泉3月21日电 题:匠心“拿捏”泥与火的陶艺“三兄弟”

  中新网记者 杨杰英

  一抔泥土、一团烈焰、一把刻刀,张氏三兄弟与之“结伴”三十载,用匠心坚守着千年陶艺。

  21日,在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张文亮、张宏亮、张维亮三兄弟在各自的工作室内忙碌着。

张文亮(中)、张宏亮(右)、张维亮三兄弟。 受访者供图

  平定陶瓷历史悠久,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据《天工开物》记载,平定是古代中国五处优质黏土产地之一。平定刻花瓷,就地取材,因材施艺,其“湿作法”工艺使刻花瓷形成了古朴自然、拙中有巧的艺术风格。

  “平定刻花瓷有‘中华陶艺奇葩,山西民间绝活’之称。”张文亮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中期,平定刻花瓷濒临断代和失传的危机。父亲张聪带着他们三兄弟在自家老院创办陶瓷作坊,使“平定黑釉刻花瓷技艺”得以传承和保护。

张聪与孙子在一起制作陶瓷。 受访者供图

  张聪成为山西第一位获得“中国陶瓷艺术终身成就奖”的陶瓷艺人。受父亲的熏陶,三兄弟传承发展平定陶瓷,薪火相传。

  老大张文亮是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国家级非遗项目“平定黑釉刻花陶瓷制作技艺”传承人。老二张宏亮是山西省陶瓷艺术大师、国家级非遗项目“陶器烧制技艺(平定砂器制作技艺)”传承人。老三张维亮是山西省陶瓷艺术大师、省级非遗项目“黑釉刻花陶瓷”传承人。兄弟三人,三种不同的技艺。

张文亮正在工作室内忙碌。 杨杰英 摄

  “老手艺要想传承下去,就必须要不断创新。”张文亮在挖掘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创烧“窑变木叶”工艺和“张文亮云水瓷”技艺。

  此外,张文亮创建“平定刻花瓷非遗博物馆”,以“片面之瓷”讲述平定陶瓷故事。

张宏亮向记者介绍作品。 杨杰英 摄

  “我们从小就跟着父亲学习陶瓷技艺,他对我们三兄弟也有着不同的分工。”张宏亮介绍,在父亲的指导下,自己开始钻研砂器,走出了一条“挖掘、整理、收藏、恢复、抢救、传承、创新”之路,并创建了平定砂器博物馆。

  凭借着对砂器的热爱和不懈努力,张宏亮不仅复原了失传已久的“薄胎壶”烧制工艺,还设计出上千个砂器品种。他研制出无辐射釉彩喷砂工艺,使传统砂器工艺焕然一新。如今,张氏砂器陶艺坊年产量可达七八十万件,产品遍布全国,甚至远销日本、韩国、荷兰等国。

张维亮介绍自家老院里的老窑。 杨杰英 摄

  在张家老屋院落里,至今还保留着过去烧制瓷器的两座老窑。张维亮在老院里的作坊内向记者介绍其作品。得到父亲釉料方面的真传,张维亮多年来致力于陶瓷原材料配方的研究,制作的窑变结晶釉艺术品独具匠心。

“张文亮云水瓷”作品。 杨杰英 摄

  一件名为“天眼”的作品,黑釉里自然浮现着大大小小的斑点,这些斑点四周还有红、绿、天蓝等彩色光晕。张维亮坦言,“天眼”的烧成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人一半,天一半,创作过程中既有失败的可能,也有意外的惊喜,关键是要耐得住寂寞。”

  “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不能在我们手里丢掉。”父亲的这句话,让三兄弟记忆犹新。因为这句话,他们把坚守传承陶瓷技艺当成自己一生的事业。

平定刻花瓷。 杨杰英 摄

  如今,一家“三兄弟”各怀非遗技艺,用匠心“拿捏”泥与火的艺术。(完)

广告
广告
广告
关于我们| About us|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