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无标题文档
无标题文档

探索“一争三借”模式 积极探索团组织生存社会化有效途径

探索“一争三借”模式 积极探索团组织生存社会化有效途径

2022年01月07日 18:28 - 来源:中新网山西

  中新网山西新闻1月7日电 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共青团泽州县委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聚焦破除行政化、形成社会功能两个目标,在实现团组织生存方式社会化上求突破,通过“一争三借”积极筹措资源,实现制度建起来、平台搭起来、活力强起来、力量聚起来,为提升团组织“三力一度”提供强大支持。

  争取党政资源,确保制度建起来。团县委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是共青团工作的根本保证,将党政支持作为最大的资源,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制定出台《关于做好政府购买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的实施意见》,为政府购买服务提供制度保障,县政府专门列出财政预算,为购买服务提供资金保障,在制度和资金“两大保障”的撬动下,社会力量服务青少年工作的积极性大大激发。同时列出8方面29项购买清单,并发起网络投票,根据青少年需求,设计购买服务项目,由社会力量购买承接,形成“青少年点单、团委制单、社会力量买单”的闭环式社会购买体系。通过网络投票,青年需求最高的“青年就业创业支持服务、青少年身心健康促进服务、青年婚恋交友服务”三项服务将作为2022年政府购买的主要内容。

  借助团内资源,推动平台搭起来。争取省市优质资源与该县优势资源相结合,搭建服务青年成长成才平台。借助省级资源建学院,借助省团校优质教学资源与该县农林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优质资源相结合,在大阳镇建立乡村振兴青年学院,通过整合专业资源、开发优质课程、引进先进理念、汇聚优秀人才、运用契合的培训方式,打造全县青年交流研学基地,持续深耕青年奋斗土壤,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培养青年政治骨干,目前学院已开展各类培训7期,培训400余人。借助市级资源搭平台,县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人才优势与市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协会、市电子商务协会、市文创旅游产业协会合作,建设“协会平台+金融服务+媒体+产业4.0时代”产业孵化基地,搭建青年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目前已入驻50余家创业主体,基地根据创业企业成长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需求为青年创业者提供“一对一”的指导和服务,满足初、中、高不同层次青年创业人才的需求。

  借助本地资源,促进活力强起来。依托乡镇资源搞联建,16个乡镇坚持“区域统筹、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互助共赢”的工作思路,探索建立“镇校村(社区)+社会组织、经济组织等”联合团建模式,打造各自“看家本领”,增强乡镇团组织活力。如大阳镇以乡村振兴青年学院为中心,联合镇、企、村三级团组织,全方位服务青年人才培训实践创业;高都镇、下村镇发挥农村电商产业优势,建立“高都镇团委+高都镇中学+保福村团支部+大山美食生产队”、“下村镇团委+下村中学+上村村、万里村、中村村+旺农电商中心”团建联盟,助力乡村电商产业发展;大箕镇、南岭镇挖掘本地传统文化,建立“大箕镇团委+大箕中学、小学+小箕村+小箕对鼓队”、“南岭镇团委+望头村+盛世梨园公司”团建联盟,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利用县域资源建基地,为破解泽州无主城区,没有县级青少年综合活动中心的现状,团县委结合青少年分布状况,挖掘县域内现有资源,坚持就近就便的原则,扩展青少年课外实践教育基地,现已挂牌成立1个青少年综合实践教育基地,3个青少年红色教育研学基地,1个中小学课外劳动实践基地,进一步满足青少年课外实践教育需求。

  借助人才资源,实现力量聚起来。以青年人才联盟为基础,根据青年行业分布、兴趣特点等二次画像,孵化发展团属青年组织,延长团组织联系凝聚青年手臂。如以振兴乡村产业发展为中心,秉承“凝聚人才、共同发展、培育产业、振兴乡村”理念,成立泽州县乡村产业振兴青年人才协会,通过整合电商营销、产品包装、产业发展、返乡青年等50余名优秀人才,打造乡村振兴青年人才信息交流、自我展示平台,不断探索营销新模式和企业管理新经验,为经济建设培养、造就青年人才,集聚青年力量,用青年智慧探索研究泽州乡村振兴的新业态、新模式、新发展。

  下一步,团泽州县委将按照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要求,锚定目标、挂图作战、精准发力、务求实效,按时高质完成各项改革任务,积极探索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全团基层组织改革做出泽州贡献。(完)

广告
广告
广告
关于我们| About us|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