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南洋河公园,延伸的生态绿道串起旧城新区、片片绿地、条条绿化带,不少人在绿道上快走、慢跑,好一派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

“抬头仰望是蓝蓝的天空,环顾四周处处花团锦簇、绿树成荫、水波荡漾。”周末和家人在公园散步的市民王中庆高兴地说,每天早上在林荫大道上,一边锻炼身体,一边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昔日的十里“烂泥塘”变成水光潋滟的“鸟天堂”,生活在这样的美丽县城无比幸福!

恋上一座城,多始于“颜值”。拥有一个整洁舒适的市容市貌环境,是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必需品,也是人民群众恋上一座城市的加分项。
近年来,天镇县以建设“五色”县城为契机,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为抓手,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文化休闲等设施,全力打造“美化、亮化、绿化、文化、教化”的宜居县城,全县功能设施明显改善,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县城个性特点得到进一步彰显。天镇的魅力指数,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的天镇新画卷,正慢慢呈现在世人面前。
如今,在天镇县,随处可见市民脸上自信的笑容。这份自信来源于城市的“蝶变”,来源于家门口便可检验的“获得感”“幸福感”。

走进“关北巨刹”慈云寺街道,工人们正在按照规划加紧施工整改,富有历史文化风貌的民族特色街已具雏形,整条街散发出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一条条主次分明的街道上霓虹闪烁,整个县城处处呈现出一片繁华的都市景象。
74岁的王贵香老人每天都要到古寺街走走,与左邻右舍聊聊街道的新变化,感受城市的发展。看到大街小巷每天的变化,深有感触地说道:“路宽了,灯亮了,环境改变了,周边的发展也会带动起来,走到什么地方看着都漂漂亮亮的,整个面貌焕然一新。以前这里人口密集且狭窄,基础设施老化给居民带来诸多不便,也限制了城市的发展。”

小小垃圾箱,方寸之间,却系着民生,连着文明。走在天镇县的大街小巷,一个个崭新的垃圾箱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充满城市风韵的建筑、崭新的门窗、简单明了的引导指示牌……

想群众所想,建群众所需,干群众所盼。一个个惠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项目,如同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传递着民生至上的温度,谱写着天镇百姓幸福生活的新篇章。
撰稿 | 佘巨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