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无标题文档
无标题文档

山西榆次:现代农业尽显“科技范儿” 助力农民增产增收

山西榆次:现代农业尽显“科技范儿” 助力农民增产增收

2021年12月14日 17:19 - 来源:中国新闻网
充满“科技感”的空中草莓大棚。 赵艺璇 摄

  中新网太原12月14日电 题:山西榆次:现代农业尽显“科技范儿” 助力农民增产增收

  作者 杨杰英 赵艺璇

  大雪节气过后,外面寒风凛冽,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修文镇内白村白晓杰的日光温室内温暖如春,生机盎然。一株株绿意盈盈的草莓苗上挂满了果实,自动控温、自动补光、自动施肥、自动补水,还为草莓通上了“地暖”,大棚里科技感满满,令人耳目一新。

大棚内盛放的白色樱花。 赵艺璇 摄

  科技彰显兴农魅力

  “2016年,我们在外面学习了无土栽培技术,回来以后自己琢磨研究这个无土栽培种植草莓,现在已经陆续成功种植三个无土栽培草莓棚,并已成功在外推广,现在也有了自己的品牌——老白家。”白晓杰说。

  2020年,在榆次区蔬菜开发服务中心的指导下,白晓杰新建成一个新型全钢架无土温室,这又是一次全新的尝试。新建的全钢架温室和无土立体栽培模式相结合,将温室墙体进行了有效利用,实现了土地面积利用的最大化,产量比平常的温室大棚提高了40%。

  据介绍,除无土立体栽培技术外,白晓杰的温室大棚还应用了大量的现代农业科技,“鱼菜共生”模式、水肥一体化、环流风机技术、智能运输车等等,自动加温、自动施肥、自动补水、自动补光,还有以虫治虫、硫磺熏蒸器防治各种病虫害……充分展示了现代农业的魅力,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其他种植户提供了一条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种植新模式。

  白晓杰告诉记者:“我们现在种植的草莓品种口感很好,加上咱们无土栽培模式及精心管理,不论品相还是口感都达到了最好。现在草莓的市场价大概是三四十块钱,我们这个价格能到50元至80元每斤,这个红颜草莓目前在榆次、太原市内是供不应求的。”

  他种植无土栽培草莓已经有七年的时间,经过不断地探索,目前年产量已经稳定在3万斤左右,成熟期更是长达7个月,实现了产量和收益的双丰收。在种植草莓的基础上,现在又种植了甜瓜、水果西红柿、芹菜等果蔬,“三新”技术的运用让很多像白晓杰一样的种植户尝到了产业兴旺的甜头。

成熟完备的火龙果种植技术。 赵艺璇 摄

  探索农业发展新路径

  不同于内白草莓温室大棚的果实累累,在乌金山镇的天地祥和蓝莓庄园中,呈现的又是另外一番景色。走进王有强的樱桃温室大棚,空气中飘着淡淡的樱桃花清香。蓝莓庄园主要种植蓝莓、樱桃、西梅、草莓等品种,坚持绿色植保的理念,对绿色防控技术进行多方面的试验,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科学用药等等,引进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排湿系统、激光补光、硫磺熏蒸器等新设备,为果蔬农业生产注入“科技感”。

  王有强说:“目前处于盛花期的佳红黄樱桃,是去年引进的新品种,果皮呈现浅黄色,味道酸甜,肥厚多汁。通过引进全自动的制冷机组和一些自动控温设备,经过一年多的试验和精心栽培,我们的反季节黄樱桃成功挂果,预计春节前就可上市。”

  通过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产生了不错的经济效益。2020年,该园区收益突破300万元,其中园区樱桃产量达到3万斤,收益200多万元。蓝莓产量1万斤,产值达到100多万元。整个园区通过“三新”技术的运用,蓝莓和樱桃的产量、产值都实现了逐年提高。

  辐射周边惠农助农

  北田镇杨粱村富春红玉火龙果基地是目前晋中最大的农业设施热带水果种植基地。主要种植红心火龙果,经过五年的学习探索和自主研发,火龙果种植技术已逐渐成熟。

  富春红玉火龙果基地负责人李富春告诉记者,经过几年的探索,完成了从南方水果种植模式到北方设施内水果种植技术的转变,以及火龙果品质和口感的改良。基地还引进黄色火龙果、香蕉、番石榴、百香果等12种热带水果品种试验种植并取得成功,并在周边21个村庄进行了推广种植,形成了连锁带动效应,基地带动村居大户,村居大户带动普通农户,发挥出了现代高效农业惠农助农的示范效应。

  在常规休闲采摘营销模式之外,基地探索出了“双线运营”的新模式,拓展产品销售渠道。线上依托电商平台进行销售推广,线下依托水果直销店设立销售专柜,保证产品新鲜度,提升基地影响力。2018年,与山西农业大学达成合作意向,进行火龙果酵素研发。拓展基地校企合作渠道的同时,也延伸了火龙果的产业链条,增加了产品附加值。

  “在发展壮大基地火龙果种植加工的同时,我们还致力于推广火龙果技术,目前在全省已建成26个火龙果种植基地,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致力于带动农户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发展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李富春说。

  榆次区蔬菜开发服务中心副主任屈慧波介绍:“区农业农村部门结合榆次实际,实施新特优战略,探索出一条适合榆次发展的新路径,为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树立榆次样板。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要把这些好的样板在全区推广出去,形成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模式,通过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带领更多农户来运用这些‘三新’技术,助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使全区的农业生产再上一个新台阶。”(完)

广告
广告
广告
关于我们| About us|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