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无标题文档
无标题文档

山西省政协委员、澳门政府经济发展委员会顾问何海明:参与“双区”建设 助力山西转型发展

山西省政协委员、澳门政府经济发展委员会顾问何海明:参与“双区”建设 助力山西转型发展

2022年01月22日 16:40 - 来源:中新网山西

  中新网山西新闻1月22日电 湾区经济,一向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引领区域经济增长的强引擎。在0.6%的国土面积上创造出12%的GDP,粤港澳大湾区的单位土地GDP产出比京津冀、长三角两个城市群都要高。自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规划后,大湾区就进入建设快车道。去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下文称《总体方案》),更是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注入新动力。

  横琴粤澳深合区作为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重点中的重点”,《总体方案》中明确指出,将发展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产业、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文旅会展商贸、现代金融四大类产业。山西凭借深厚的资源和积淀,以此为契机积极参与到深合区产业建设中,定能借助国家战略的发展东风,加速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进程。

  结合山西省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产业被摆在《总体方案》首位,这意味着深合区在国家战略安排下,未来必将成为国内高新科技产业的聚集区和战略高地。目前在横琴合作区内注册的科技型企业已达约1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26家。此外,横琴合作区已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型研发机构等各类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平台18家,依托科研院所集聚高端科研人才,已累计引进院士和国家、省级人才计划入选者超120名。

  有鉴于此,山西可发挥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链的深厚基础,通过省政府与横琴深合区共同搭台,引导各大先进装备制造企业将研发中心、市场及商情部门、品牌宣传部门前移,通过与深合区科技企业合作或独立在深合区设立前沿部门,抢占技术和市场的制高点,提升山西承接先进装备产业转移的竞争力,利用横琴在国家战略支持下集聚的科技创新资源,进行面向全球市场的研发设计、资源配置和营销活动。

  二、山西野生药物资源丰富,是中药材资源大省和中药材重要产地,大宗中药材供应在全国市场占据较大份额。但由于中医药研究开发程度不足,只是简单的种植和初加工,缺乏产业附加值。而中医药产业作为横琴深合区目前着力培育的新兴产业,在澳门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湾区中医药科技研发企业的辅助下,深合区未来必将在中医药科研发展、国际平台搭建等方面快速崛起。

  因此,建议山西可以与深合区在中医药的“产、学、研”上进行积极互动,创造平台让深合区企业与山西本土企业合作,促进双方交流,让山西的中医药资源结合深合区的国家扶持政策、技术优势和信息便利条件,以市场为导向,让山西省中医药产业的行业链条可以纵深发展,让山西的地道药材能直接在当地研发、生产出更多的深加工产品,以现代科技为传统中医药赋能,以高附加值的特色中医药产品去共同开拓中国内地、东南亚及葡语系国家的广大市场。

  三、深合区近期出台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外商投资股权投资类企业试点办法(暂行)》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支持企业赴澳门发行公司债券专项扶持办法(暂行)》两项金融专项政策。两办法明显具有“门槛低、限制少、投向广、退出机制灵活”等特点,尤其是对境外股东或合伙人的管理资产规模、自有资产规模、持有金融牌照方面均不作强制要求,可以说是国内罕见,未来必将有更多港澳资金涌入深合区。

  如果能由政府引导省内大型投资企业与深合区企业合作,搭建新兴产业企业风险投资对接平台,将这些“金融活水”引入山西,就可满足山西不同发展阶段新兴产业企业的融资需求。在当前“后疫情时代”特殊背景下,未来一段时间正是我国内循环不断扩大内需规模的时代机遇,如果能抓住此次发展机遇,利用港澳资本力量迅速扩大山西新兴产业规模,打通产业链的各项堵点,帮助企业抢占市场份额,相信定能助力山西新兴产业发展实现弯道超车。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作为来自大湾区的特邀政协委员,有责任发挥政协委员的“双重积极作用”,帮助山西抢抓“双区”机遇,进一步提升山西省区域合作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助力构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完)

广告
广告
广告
关于我们| About us|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