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1月23日电 (记者 杨杰英) 塑料袋、塑料吸管、塑料包装餐盒……这些无所不在的塑料制品,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其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日益突出的全球性问题。“禁塑”正在成为世界各国保护环境的共同举措。山西省人大代表、金晖兆隆董事长李雅娟从事生物降解塑料产业,长期关注禁塑立法。

正在进行的山西两会上,李雅娟建议,推动生物可降解材料产业发展,助“禁塑令”全面实施。
2018年以来,全球掀起“禁塑”浪潮,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出台针对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禁令。2022年7月1日,《山西省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规定》将正式实施。
李雅娟坦言,《规定》即将实施,但目前社会上出现许多所谓的“生物降解”产品,其存在种类杂、添加成分复杂、检测手段欠缺等诸多问题,加上地方禁塑政策不明确、市场监管力度不足,影响了生物降解企业的正常发展。
为此,李雅娟建议应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应用市场,切实把禁限塑措施实施起来,让禁限塑范围内的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真正离开市场,让生物可降解塑料制品被市场所接受。
李雅娟介绍,“禁塑令”出台后,部分企业仍在观望,生物可降解塑料制品保供保量压力大。建议政府给予更多鼓励政策及产业资金支持,解决生产成本高、市场销售难等问题,推动生物可降解材料产业发展。
同时,加强产业转型力度,加大环保监管力度的同时,提高对可降解塑料生产基地建设的重视,给予此类项目用地、税收、产业政策等扶持,逐步实现生物可降解塑料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培育行业龙头企业。营造政府、行业、企业共推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促进塑料制品行业绿色、健康、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