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无标题文档
无标题文档

科技为晋祠千年古树“延年益寿”

科技为晋祠千年古树“延年益寿”

2022年05月24日 15:23 -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图为晋祠博物馆圣母殿前的螺旋柏。(资料图) 高雨晴 摄

  中新网太原5月24日电 (高雨晴 胡健)记者24日从晋祠博物馆获悉,“千年古树无损检测技术”项目通过验收,在不损害古树的情况下通过科技手段对其检测,为古树健康生长制定复壮方案,为太原乃至北方地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提供参考。

  西周周柏、东周长龄柏、汉槐、北齐雀巢槐、隋槐、唐槐、明银杏……在千年皇家园林晋祠,汇集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古树。尤以周代柏树等古树填补了晋祠宋代之前实物例证的空白,对晋祠乃至太原的历史研究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图为“齐年柏”,与难老泉、宋塑侍女像合称为“晋祠三绝”。(资料图) 高雨晴 摄

  “千年古树无损检测技术”项目,是2019年由晋祠博物馆申请、太原市文物局策划、山西省文物局组织、山西省科技厅审定的科研项目,被列为2020年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经过两年的项目实施,超额完成各项任务指标,利用PICUS弹性波树木断层画像诊断装置和TRU树木雷达等无损检测技术,掌握了5株千年古树的树干空腐情况及根系分布情况,通过土壤理化性质检测分析及土壤微生物Biolog功能多样性分析,为古树健康生长制定科学有效的复壮方案。

图为晋祠博物馆王琼祠前的银杏树,距今有500年的树龄。(资料图) 高雨晴 摄

  晋祠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应用先进科技,在不损害古树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全面检测,完成古树的健康诊断和安全评估,研究结果为制定古树保护方案提供依据,为太原乃至北方地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提供参考。

  据2021年太原市古树名木资源普查资料显示,晋祠博物馆现有古树名木147株,其中一级古树50株(千年以上古树30株)、二级古树25株、三级古树39株、后备古树33株。此外,还有后续古树100余株,是太原市最大的古树群。(完)

广告
广告
广告
关于我们| About us|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