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8月15日电 长治市上党区荫城镇长春村位于荫城镇南部,长陵公路东侧,是荫城镇的东大门,交通便利。全村361户,1019人,耕地面积850亩,村民主要靠种地、打零工为生。近年来,长春村狠抓基层治理,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巩固,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容村貌也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阵地建设是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一个重要基础,也是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保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着力点。针对之前党群服务中心房屋破旧、设施不完善、服务功能不健全等问题,长春村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投资30余万元对党群服务中心办公楼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设置了布谷驿站、便民服务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服务站、矛盾纠纷调处室等功能室。同时,该村将建于50年代、已废弃多年的窑洞式村委办公场所进行拆除,利用腾退出的空间,用争取到的上级资金300余万元,新建了文化活动场所、多功能大会议厅和老年人活动中心。

“这一年,我们村的办公楼翻新了,现在新的文化活动场所、街道都正在建设,村风村貌有了新变化和新气象。”长春村村民王华强说。
村里的基础设施完善了,接下来就是想方设法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让战斗堡垒作用“硬”起来。
根深则叶茂,本固则枝荣。长春村支村“两委”通过开展警示教育活动,进行干部能力提升培训。同时公开明确了支村“两委”干部岗位职责及负面清单,建立完善了党建工作制度、“四议两公开”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三务”公开制度、党员教育管理积分制考核制度、村务监督制度等,让“村干部怎么当、村级事务怎样管”明确化,规范化,让群众实实在在看到了支村“两委”工作的转变。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22年以来,长春村着手大力整治“六堆六乱”现象,清除陈年垃圾、小广告、破旧条幅,更换、维修路灯,在村内实施垃圾分类。同时,先后投资30余万元硬化了村内两条主干街道,投资50万元建设了清廉文化广场、体育广场、垃圾分类广场、“口袋”休闲广场等四个主题广场。
“现在村里路也硬化了,广场也修好了,住在这里空气清新,心情也感觉非常好。”长春村村民罗富耀说。

走好产业路,经济强起来。长春村积极开展“清化收”工作,有效盘活集体资产,成功引进了服装厂项目。该项目吸纳周边劳动力200余名,年生产服装170万件套,年产值2000万元、利税200余万元,真正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目前,长春村正在洽谈引进“瓦楞纸生产项目”,该项目由长治市盛鑫聚商贸有限公司投资兴建,预计投资800余万元。一个个项目落地长春村,不仅让乡村美了起来,也让乡村富了起来。
聚合力促融合,构建治理新格局。2022年以来,长春村以党建引领为抓手,以“顺民意、聚人气、疏通干群淤塞的信任通道、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为切入点,精准发力,直击痛点、难点,切实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提升改善人居环境,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为工作标准,从而实现党建引领有力、基层治理有效。
“下一步,长春村将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优化党支部服务效能,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为村民提供更便捷的办事环境,使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长春村党支部书记郭红芳说。(李敏 赵彦杰 李洋鹏 郝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