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多建交50周年之际,多哥官方媒体《多哥新闻报》(Togo-presse)对中国援多第25批医疗队进行了专访。近日,该报在头版刊登了题为《中多合作50年:中国在卫生领域提供多种形式支持》的文章,回顾中多建交五十年来两国在卫生领域的合作成果,介绍中方在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医疗设备援助、人员培训等方面给予多方的支持。
文章指出,自1972年以来,多哥和中国保持着卓越的外交关系。两国在多领域的紧密合作是互惠互利的,其中就包括了医疗健康领域。在中多两国建交50年之际,有必要回顾中国在医疗领域对多哥提供的多种形式支持,包括卫生领域的基础设施、医疗设备、医治疾病、各种人员培训。通过对援卡拉中国医疗队的采访,我们对中多医疗合作有了更多的了解。
1974年3月,中国派遣援多医疗队标志着多哥和中国两国医疗合作的开始。第25批援卡拉中国医疗队队长、外科医生李毅锋指出,援外医疗队原先是两年任务期,后改为一年任务期,自1983年起由中国(山西)卫健委负责派遣。48年以来,已有25批医疗队赴多哥执行任务,每支医疗队由大约10人组成,医生们来自各个专业(外科、内科、创伤科、放射科、妇产科、麻醉科、中医)。中国医疗队和多哥同行分享医术,并开展救死扶伤。李毅锋说,第25批援多哥医疗队自4月24日来到多哥后,在门诊和急诊已接待患者560余人,救治12位危重患者,完成了近百台手术。
李医生指出,中国医疗队在多期间,把中医医术和其他先进的医学技术传授给他们的多哥同事们。“创伤科接诊的病人很多,在我们的建议下,都得到了妥善治疗”。李医生说,中多两国医疗合作的标志成果是1992年建成的卡拉地区中心医院和2009年建成的洛美地区中心医院,中国承担了这两所医院的建设并提供设备。“每年援多哥中国医疗队被派驻到这两所援建医院,协助医院维持良好运营。”新冠疫情爆发后,洛美地区中心医院成为了新冠患者定点治疗医院。李医生指出,多哥医生能够定期赴华参加培训,特别是2012至2014年,西非爆发埃博拉疫情,山西省卫健委组织了专家组来多哥培训如何防治。“此次培训在卡拉和洛美组织了8场,有效地帮助了多哥应对埃博拉疫情”。两支援多哥医疗队每年向两所援建医院捐赠包括消炎药和抗生素在内的药品,价值总计1亿西非法郎。为帮助多哥抗击新冠疫情,中方捐赠了PCR检测设备、各种防疫物资,组织了两场疫苗接种。
李医生指出,中国为多哥实施抗疟战略计划做出积极贡献。世界卫生组织计划在2030年消除疟疾,在中国的支持下,多哥已经在高原区的东莫洛开展了一个示范项目,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对于非传染性疾病,尤其是糖尿病和高血压,以及困扰世界尤其是非洲的传染病(埃博拉、新冠、沙拉热、猴痘),李医生表示中国会和多哥风雨同舟,共同抗疫。
李医生提出,希望多哥民众更多地信任现代医学,相信中国医疗队,而不是自行进行治疗。他指出,“病人往往拖到病重才到医院治疗。这种情况使得治疗变得更加困难,痊愈的可能性变得更小。”最后,李医生高度评价并衷心感谢多哥人民的热情友善,他坚信中多双边合作将谱写新的篇章。





记者Francoise AO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