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9月24日电(吴琼 安兴旺 杨钦 张富)金秋九月,硕果飘香。9月24日,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举办黄芪文化园开园仪式暨首届恒山黄芪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

浑源县素有“中国黄芪之乡”的美誉,黄芪种植历史达1500年,拥有“国家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多张名片。

当日,大同市市长张强宣布:黄芪文化园开园。开园仪式上,文艺节目精彩纷呈。舞蹈《黄芪仙子》演绎悠久灿烂的恒山黄芪文化;扇鼓表演《恒山黄芪赞》表达民众对恒山黄芪品质的赞美;《芪庆丰收年》展示恒山黄芪产业的勃勃生机,和黄芪产业发展的美好前景。

山西省委常委、大同市委书记卢东亮向黄芪文化园正式开园发来寄语,寄语中说,浑源黄芪文化园的落成和开园,为深入挖掘展示恒山黄芪文化打造新平台,标志着大同市黄芪产业发展进入到以文化引领产业发展的新阶段,是浑源、更是全市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又一硕果。

据了解,该县黄芪文化园分为两层,包括黄芪博物馆和黄芪加工互动展销区以及经济活动平台。既以历史记录与实物相映、视频和解说互补等形式,展示恒山黄芪的前世今生、发展沿革、药食价值等,游客可体验黄芪生产、加工技艺;还将黄芪原品、黄芪饮片等产品进行展示销售,并以电商平台为载体,扩大销售面。
黄芪文化园于今年3月试运行以来,已取得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入园商家和企业由起初的20家发展到现在的50多家,高峰时入园游客有2000多人,初步建成集游览、体验、购销于一体的全链条式综合性游览区。

“恒山黄芪,历经千年传承,已成为大自然赐予恒岳大地的瑰丽珍宝,且依托其独特品质和高贵特性,名扬中外。”浑源县委书记高莹介绍,目前,全县有芪面积达到28万亩,今后将秉持恒山黄芪的“特”“优”品质,走好“内涵”“外延”综合立体推进之路,持续保护好、开发好、宣传好恒山黄芪。

此外,开园当天,还举办“中国·浑源恒山黄芪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中国·山西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对接交流会”。会上,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质量与品质综合评价岗位科学家戴小枫、山西大学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主任秦雪梅等6位教授研究员进行学术报告,专家学者、商界代表等共同商讨,就恒山黄芪发展“把脉会诊”。
此次开园仪式暨发展论坛由中共浑源县委、浑源县人民政府主办。来自国家、省级46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共220多人参加开园仪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