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9月26日电 秋分至,仓廪实,农为基,年丰时。眼下,各地迎来丰收季,在乡村振兴的希望田野上,国网忻州供电公司的员工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企业宗旨,擎起一盏盏明灯,照亮美丽乡村的丰收之路。
产业园内秋意浓
9月18日,由忻州市区西行6公里,便来到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光子农业合作社。远远望去,一排排整齐的大棚装点着乡村美景,走进园区,只见慕名而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大棚内,一股股瓜香味扑鼻而来,一垄垄精心栽培的黄瓜植株,挂满了鲜嫩的黄瓜。偌大的园区内,香瓜、茄子、西红柿、马铃薯、红薯样样尽有,让人目不暇接。
忻府区光子农业合作社成立于2021年,2022年正式开始种植杂粮、瓜果蔬菜,园区有温室大棚80亩,露天马铃薯200亩,园区灌溉全部采用先进的滴管技术,实施水肥一体化灌溉,既节约了灌溉费用,又保证了作物的生长需求。

这天,忻州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3名队员来到园区,再次对大棚内的用电设备进行检查。刚进园区,正在整理黄瓜的瓜农彭红丽就迎了上来,“经常来给我们检查设备,你们的服务真是到位。”“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咱们园区有什么用电需求尽管说。”服务队员赵建峰回答道。
谈及园区发展,经理侯学光说,对于农民来说,要想粮食丰收,一是得益于国家惠民政策,二是得益于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三是得益于充足的电力保障和周到的用电服务。
“说起电力保障,我丝毫没有担心过。从建园初期到现在,供电人员一如既往地为园区服务,真的感谢你们的辛勤付出,丰收节的成绩表上应该有你们一份功劳。”说着,侯学光还特意抱起50多斤的南瓜,和电力员工拍了个特写。
辣椒产业红似火
9月18日上午,走进忻州市忻府区忻口镇的辣椒种植基地,成片的辣椒红绿相间,长势喜人。村民们正抢抓有利时机,采摘成熟的鲜红辣椒。地里忙碌的人群和成片的辣椒田,勾画出一幅喜人的丰收景象。
采摘后的辣椒经包装后被运往忻州坛坛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辣椒生产加工厂。伴随着机器轰鸣,红彤彤的辣椒随着传送带在生产线上“奔跑”,经过清洗、切碎、打包一道道生产工序,加工好的剁椒成品封装成袋。根据用户的需求,加工成各种风味的辣椒酱。

“今年辣椒的行情很好,鲜辣椒的收购价每斤2.8元,经过深加工后,每斤辣椒酱可卖到5元,现在我们的日产量达20吨以上。”忻州坛坛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理杨新军说,9月初开始启运就没有停过,工人们加班加点加工辣椒酱,电力供应没出过一点毛病。“高城供电所工作人员提前上门为我们进行了生产线供电设备的检修维护。为他们的服务点赞。”
红彤彤的小辣椒,现已成为忻州市特色产业发展的新亮点,有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实现增产增收。2022年忻口镇辣椒种植突破10万亩,预计实现总产量20万吨,仅从事辣椒加工的农民务工收入达2.9亿元。
全力护航庆丰收
世界杂粮在中国,中国杂粮在山西。忻州是山西小杂粮的主产区,主要有红芸豆、黄米、糜子、高粱、藜麦、红薯等品种。2022中国农民丰收节山西省主场活动在忻州市忻府区小檀村举办。
为保证中国农民丰收节展区和观摩点的电力供应,国网忻州供电公司组织强有力的电力保障队伍,对涉及保电的6条10千伏线路进行特殊巡视,常态化开展红外测温和负荷测试工作。活动现场出动保电队员100余人次,配备大功率应急发电车2辆,应急发电机10台,在主会场配备6组大功率UPS不间断电源,确保线路无掉闸、配变无停运、设备无闪动,为丰收节活动的成功举办保驾护航。

此前,该公司为秋粮生产开辟“绿色通道”,该公司严格执行粮食生产小微企业“三零”和大中企业“三省”办电服务,简化流程手续,快速高效处理客户报装和用电需求,严格兑现供电方案答复、装表接电等关键环节承诺时限。
该公司派出共产党员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详细了解农户用电诉求,征求百姓对供电可靠性、优质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现场指导农户通过“网上国网”APP办理相关用电业务,并发放供电服务“连心卡”和宣传册。
从农业生产,到农产品加工,再到农产品的展销,忻州供电公司员工们将优质服务链条延伸到每一个角落。
情系三农,倾力助丰收;胸怀大地,动力促振兴。一幅幅丰收的绝美画卷正在徐徐展开。(完)
(彭建有 高岸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