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殊对话刘文哲:表里山河入画来
2022年10月23日 11:59
来源:《映像》杂志社

  刘文哲,山西人民出版社美术编辑,山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西大学美术学院校外研究生导师,商务印书馆涵芬楼艺术馆馆长,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画家。

  蒋殊(以下简称蒋):刘老师好,翻看微信记录,发现我们认识是2019年11月。有点感慨,那时候还不知道有一种叫“新冠”的病毒即将袭来。那么这三年中是给了您安静创作的环境呢,还是影响了创作进度?

  刘文哲(以下简称刘):新冠是突然的,对我是,对每个人都是。它不仅带来环境的改变,也带来思考的改变。外出的创作可能减少了,将这些行走的时间变成了思考的时间,变成了将风光通过内心增添出人文关怀的时间——新冠给了我另一种生活创作的方式。

《初登太行》 124cm×248cm

初登太行

明·李攀龙

千山立马送斜晖,

平楚苍然色渐微。

最是东南欲尽处,

粘天一点白云飞。

  蒋:不管怎么说,这三年您有了大收获,《诗画颂三晋》个展即将在太原开启。通过之前聊天知道,所谓“诗画颂三晋”,就是用绘画的形式将古诗里的三晋呈现出来。那么我想大多数读者与我一样,很想知道创作这个主题的起因,从什么时候开始,为什么想到用这样的方式去再现诗中三晋,是因为喜欢古诗词又擅长作画吗?

  刘:最初的缘起是朋友找我编辑有关山西的古诗词,并希望我来插图,把诗变成画,很简单的想法。开始画的尺寸小,也很快,表现技法都是很传统的。随着读诗的深入,发现古人笔下的情景今天依然很少变化——历代大画家们的画,千年的古诗,到今天还是那么鲜活。我应该像他们一样,画出诗韵,画出诗魂。山西河山壮丽,历史厚重,历代歌咏山西的佳作有很多,名家笔下唐风宋韵不胜枚举。所以,我也想画出今人眼中,同时也是古人古诗中的山西,于是把前面给朋友画的插图全部推翻重来。

  从想到把诗变成一幅画开始,我就进入古人的山水间,也走到古人心里面去,体会古人看山水的时候怎么想,有什么样的感慨。这个情绪有时候,在某一个瞬间,与我们走进今天的真山真水是共鸣共情的。就拿晋祠这地方来说,千百年来就是这个样子。你看到的跟历代大诗人看到的一样,跟李白看到的是一样的。我画晋祠就是我眼中、心中的晋祠,也是古人古诗中的晋祠。

《并州路》 180cm×97cm

并州路

唐·李宣远

秋日并州路,黄榆落故关。

孤城吹角罢,数骑射雕还。

帐幕遥临水,牛羊自下山。

征人正垂泪,烽火起云间。

  蒋:当一首诗完美呈现在您的画中,会不会有穿越的感觉,觉得自己也成为画中人?

  刘:夜深人静,看着自己的作品,往往时有瞬间的空白,有时会被诗或画带到远方,那个感觉是穿越的,是与王维、白居易共情的,仿佛看到他们所看到的,体会着他们所体会的。我想穿越的感觉就是你感受到了曾经,感受到了别人,感受到了山河与所有人建立着穿越时空的迷醉与激情。古人的诗古人的画,就是家国情怀的最深情的表达。诗人,即使是大文豪,是高官,他们诗中都有对自然的热爱,对历史的怀古,乃至对家乡的思念。唐朝王维的“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末”,这肯定是想家了。唐朝胡曾的“豫让桥,豫让酬恩岁已深,高名不朽到如今,年年桥上行人过,谁有当年国士心”,讲的是豫让刺赵襄子的故事,我画了一个像仙人一样的剑客,刺向虚空。这是唐人的怀古。读来就像现在写的一样,这就是穿越吧。我们今天在怀古,古人也在怀古,我们今天看到古战场,名山大川,乡情亲情,古人诗里这样的主题是反复出现的,感情跟我们今天是一样的,都在怀念过去,展望未来。

《登恒山》 180cm×97cm

登恒山

明·汪承爵

云中天下脊,尤见此山尊。

八水皆南汇,群峰尽北蹲。

仙台临日迥, 风窟护云屯。

剩有搜奇兴,空怜前路昏。

  蒋:我知道想象和具体呈现是两回事,就是说达意很难。那么创作过程中有没有特别难的时候?画笔最难呈现的是什么?

  刘:难在行动,难在取舍,行动是开始的这一刻,取舍是停笔的那一秒。想象有时是通过感受获得的,它宽广且持续。呈现则是把这个感受带给观众的过程,呈现想象中的哪一点,就是下笔的难。但是创作的过程是激动的,是一开始就难以停下的,因为思绪总是倾巢而出,可总会有某个时刻,心里知道要收笔了,手却舍不得停下,这是停笔的难。

《经行岚州》 180cm×97cm

经行岚州

唐·杜审言

北地春光晚,边城气候寒。

往来花不发,新旧雪仍残。

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

自惊牵远役,艰险促征鞍。

  蒋:停笔难的时候怎么办?面对倾巢而出的思绪怎么办?一直画下去吗?

  刘:我经常说画画就是修行,就像人生一样,会面对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会面对很多诱惑。李白说“人生得意须尽欢”,画画也会心手双畅,尤其是与诗心相会的那一刻,欲罢不能,往往觉得没画够。所以澄清自己的内心,时时观照自己的念头,当有炫技的意识时,及时打住,才能回到本来的面目。

《柏井路上桃花盛开》 180cm×97cm

柏井路上桃花盛开

宋·韩琦

漫岭夭桃树,无人亦自开。

云霞深隐洞,锦绣远成堆。

生意惊樵斧,芳情谢宴杯。

莫迷行客路,不似武陵迴。

  蒋:您发的朋友圈内容不多,所发内容几乎都是诗词、画作,或者在山水间。其实这几年您一直是寻着诗意行走,太行深处,五台峰顶,黄河岸边……许多地方都留下您的足迹。行走中感悟,思考中创作,最终都收进画中了吗?

  刘:是的,这几年几乎走遍了山西的山山水水,“行走中感悟,思考中创作”,你这句话是对我这几年生活创作的总结。可以这样讲,没有这几年的实地写生,就不会有今天呈现给大家的面貌不同的作品。比如画《登恒山》,这首诗是非常写意的,也很写实,去过恒山一看就是恒山。我在恒山住过半个多月,住在纯阳宫李道长的寝室,下班以后山上除几个人值班以外是没人的。所以山上会发生很多有趣的事情,画画的时候现场感很自然地就会出现。画是一个高度的浓缩,又很写实又特别写意。明代诗人汪承爵《登恒山》有句“仙台临日迥,风窟护云屯”,就是又写实又写意。历史的宗教的,皇帝的自然的,一直到今天在面对与表现的时候,就会融为一体。你知道你自己不是要跟他对话,你可能就是山上的一棵树——画树的时候就是那棵树。宗白华老师说“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天人合一”,就是天地之心和艺术家之心的合一,你只有融得进才能出得来。以前别人问我,当时的感觉就是跟山水去对话,跟山水对话然后长进。现在我就是与这里的一山一水融在一起——怎么说呢?融的那一刻你不知道,但是不融的那一刻你特别清楚。画,我有没有融进去,心里特别清楚,可能融的那一刻你就已经在里边了。以前画是画,我是我;现在我就是画,画就是我。

《登王屋山》 180cm×97cm

登王屋山

唐·卢照邻

绝顶横临日,

孤峰半倚天。

徘徊拜真老,

万里见风烟。

  蒋:之前一直觉得,画家呈现诗中情景,就是根据诗意去想象,再用画笔呈现出来,身为美术编辑您一定非常了解,就如您最初就是以插画师的身份进入的。但之后您把先前根据古诗诗意配的画全部推翻,亲自走进每一首古诗现场体验。我懂得那种感觉,与文学创作一样,即便某处已经残缺到几乎没有痕迹,但身处其中,必然能体验到一种“气息”的存在。山西不大,但从南到北也绝不小。我想知道,您创作这批作品走了多少路?

  刘:您是作家,看到您的《沁源1942》《红星杨》等作品中有很多鲜活的人物,相信如果没有实地采风是写不出来的。历史上画诗意题材的画家很多,王维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今天我们仍然能看到古人与当代画家的诗画作品。我开始画也是这样,根据一首诗,画出一幅画来,随着对诗理解的深入,几易其稿。每首诗时代不同,作者不同,内容不同,当然,每一幅画也力争不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到生活中去,踩着诗人的脚印,去看诗人眼中的风景。所幸的是今天的山河也是昨天的山河,我登太行羊肠路,白居易也登过,他说“马蹄湿且滑,羊肠不可上”,李白说“晋祠流水如碧玉”,元好问说雁门关外“早穿皮袄午穿纱”。诗中的情感是如此的饱满,描写又是如此真切和不同,就像您所说,“即便某处已经残缺到几乎没有痕迹,但身处其中,必然能体验到一种‘气息’的存在”。经常会错乱了时空,虽然看不到,但觉得他们就和我在一起,深深地影响改变了我。

  古人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一个山水画家,何止行一个万里路。我在画《古诗颂三晋》以前,因为编辑工作的需要,对山西境内的文物古迹进行过多次实地考察,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近年来更多的是自然风光的写生体验,有时会为一首诗一幅画去看山。我画的王屋山、太行山、恒山、芦芽山等山山不同,各有其形,各符其性,如果没有深入其境是绝不可能做到的。

《雁门关外》 97cm×180cm(横屏)

雁门关外

金·元好问

四海于今正一家,生民何处不桑麻。

重关独居千寻岭,深夏犹飞六出花。

云暗白杨连马邑,天围青冢渺龙沙。

凭高吊古情无尽,空对西风数去鸦。

  蒋:您到实地,其实是与古诗词作者对话,或者是力求走进对方的内心,对吗?

  刘:完全是这样,与其说是对话,或者走进对方内心,不如说是融入或者成为对方。以前画画拿起笔来就能画,现在经常感觉空白,就不知道怎么去画,画的时候非常纠结,每一幅画都是一次重生,重新的创造,孕育。王屋山,我很小的时候就从课文《愚公移山》里知道它,但我从来没去过。初唐诗人卢照邻写下《登王屋山》:“绝顶横临日,孤峰半倚天,徘徊拜真老,万里见风烟。”怎么画才是王屋山?一片空白,编不出来。于是念着这二十个字,直奔王屋山。现在看到的这幅画,就是我与卢照邻心中共同的王屋山,正是“真老依然在,徘徊随风烟”。

《玉壁秋风》 180cm×97cm

玉壁秋风

明·宋仪望

轺车转入稷山城,城畔犹传玉壁营。

战骨只留荒冢在,萧萧落水尽悲声。

  蒋:您刚刚说,“所幸的是今天的山河也是昨天的山河”,不过毕竟时光流逝了几千年,至少也有几百年,那么今天许多地方一定与诗人当年走进时有了大不同。有没有一些诗中之地是您特别想走进又消失了的?

  刘:这个问题特别难回答。物是人非,今天的山是昨天的山,又非昨天的山;今天的人是昨天的人,又绝非昨天的人。很多地方消失了,又有很多地方建了起来,我特别想的不是当年诗人曾走进而今天消失了的地方,而是恨不能早生几百年,与他们为伍,写诗画画放浪形骸于山水间。

《王官瀑布》 180cm×97cm

王官瀑布

宋·雷临

区区奔走漫华颠,

一别王官十四年。

绿玉峡中喷白玉,

溉田浇竹满平川。

  蒋:有哪些作品是您创作过程中特别满意的,或者说您认为较完美地走进诗人内心的?

  刘:以前的作品我会有对比来思考满意与否,但这批作品我的角度变了,不再用“满意”这个词来评判——我是带着敬意的,敬意中自己的满意与否不再那么重要,是一种隔空交谈,用感受去对话。在这个对话里,我对家乡的热爱得到了释放,这个释放让我欣慰。

《癸卯春过滹沱河》 180cm×97cm

癸卯春过滹沱河

清·樊守诚

滹沱春水日悠悠,不尽长河亘古流。

青草岸边容驻马,绿杨堤畔好乘舟。

晴光潋滟朝暾上,山色青葱暮雨收。

闻到真人曾此渡,浴凫飞鹭满汀洲。

  蒋:到目前为止,您创作出多少幅古诗里的山西,选取的标准是什么?

  刘:目前已创作了百余幅,诗词选取从诗经开始,每个时代都有。第一必须以山西为内容,第二作者必须与山西有关系,山西籍或在山西生活工作。同时会思考有哪些被忽视的诗词,想要把它们好好呈现出来。

  蒋:您绘画的选取标准,就如《映像》采稿风格呀,要么是山西这片土地,要么是山西人或者在山西生活与工作过的人。我觉得,单纯读诗,与到现场体验一定不同吧——区别在哪里?之后呈现在画面中,区别又在哪里?

  刘:读诗,脑海中会通过想象呈现出一种感受,这个感受,画面感的部分来自自身的体验、记忆和看到过的信息,情感的部分来自自我的带入。到了现场,往往会因为现实的辽阔而失却自我,自我的部分释放了,直面扑来的气息会震撼颠覆曾经的想象,会激动不已。带着这些感受再呈现到画面中时,这个感受会变得抽象,变成自己的理解去创作,“如在眼前”这种创作特别踏实。

《太原早秋》 180cm×97cm

太原早秋

唐·李白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蒋:“如在眼前”,这个说法真好,我想这是创作者独有的感受吧?

  刘:“如在眼前”,是一个将眼中的诗、手中的诗与心中的诗合为一体的过程。

  蒋:其实您绘制这个系列作品,不仅仅是要用绘画来呈现诗意,更是进一步读懂了古诗,或者说读懂了三晋大地——可以分享一下创作到现在的内心感受吗?

  刘:感受就像您说的,用“读懂”一词来形容刚好。开始觉得自己懂了,开始创作,画了一段时间,发现不对,是不懂。于是只能回头再三读诵,冥想沉思。不经意间,诗人会从文字中走出来,引领着你进入诗的世界。在这时,懂不是重要的了,因为那个感受很温暖,也可以说是人文关怀吧,抚慰着情绪与内心。温暖中只觉得要把这件事做好,有了不断表现和探索的使命。最大的感觉就是,走过了千山万水,最美还是晋山晋水,讲山西故事画山西美景,是我的责任和担当。

  蒋:采风途中,有哪些特别的体验,或者有趣的事要与我们分享吗?

  刘:这个过程中有非常多的趣事、体验与感动,几天也讲不完。很高兴的一次是我儿子与我一起去采风,徒步三天。在这场行走中儿子陪伴着我,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年轻的自己。仿佛在传承的道路上,他变成了我和自然之间新的桥梁。

  蒋:据我了解,您的画许多是大画,最大的有多大?这种体例的有多少幅?从理解诗意、实地走访体验,到创作结束,完成这样一幅大作品需要多长时间?

  刘:考虑到展场的关系,这次展出的作品六尺与八尺的约70幅,还有丈二的。大画有100多幅,都是2022年的新作,前两年的画小些,为40cm×60cm;再画是四尺136cm×68cm,后来是六尺,八尺,丈二,越画越大,越画越顺,越画气越足,自己也越画越欢喜。顺利时一气呵成,淋漓痛快,更多的时候是慢,百转愁肠,纠结再三,难过得很。至于时间,比如画一幅180cm×97cm的作品,快则两天,慢则一周。

  蒋:您当初学的专业就是美术,工作之后一边用美术专业的眼光编辑别人的作品,一边不间断进行创作,可以说对美术的理解一定较单纯的美术编辑、创作者或者教育工作者更深刻——能谈谈您对好的美术作品的理解吗?您个人的美学追求是什么?

  刘: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感觉,我眼中好的美术作品会让我有一种新的思考和共鸣。主观上觉得美术作品的好,先是好在美上,接着它又能引发出思考。我的美学追求更多的是一种行动,在不断的实践中探索与发现,变成他人与自然连接的管道。

  蒋:《映像》之前有幸刊发过您的作品,就是因为业界老师的推荐。比如省文联副主席涂向东,他对您作品的评价是,“其‘取势’之高明,用墨之淋漓潇洒,堪称完美。他用精力与精神,使传统笔墨与自然完美呈现”。而您这么多年默默沉淀,如今可说是华丽绽放。所以我有一个感觉,这个系列作品一经展出,就会引起大的反响。如果说刘文哲作为画家这个身份之前在人们眼里的关注度不是太高,那么这次则一定会“一展成名”。我倒是有点担心,您以这么高的起点进入大众视野,那么这个系列作品之后,下一步创作打算怎么展开?

  刘:先表示感谢,从来也没想过要华丽绽放或一展成名。是对艺术的热爱与初心,使我走到了今天,看似容易实艰辛。下一步的创作还会继续就这个主题画下去,把最美的山西古诗词都变成最好的中国画,让大家热爱山西,热爱家乡—— 如果有机会条件成熟时也想在其他城市展出,为宣传山西,用诗画颂三晋贡献自己的力量。

  蒋:非常好的想法,也非常期待《诗画颂三晋》走向更多山西以外的城市。

  

  蒋殊,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冶金作协副主席,太原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太行干部学院兼职教师,“红色书房”签约讲师,现为《映像》杂志执行主编。迄今为止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文学》《小说选刊》《中国作家》等国内大型文学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著有《阳光下的蜀葵》《重回1937》《再回1949》《坚守1921》《天使的模样》《少年时遇见你》《红星杨》等作品十部。曾获“赵树理文学奖”、《小说选刊》年度大奖,连续三届获“长征文艺奖”。散文《故乡的秋夜》收入2014年苏教版高中语文读本。

【编辑:董臻】
热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