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赋能”建设平安沁水
2022年10月29日 19:27
来源:中新网山西

  中新网山西新闻10月29日电 沁水县城东行45公里,就是历史古镇“端氏镇”,商贸繁荣、交通发达,这个沁河流域最大的古镇曾赢得沁东地区 “旱码头”的名号。

  2021年12月1日,端氏派出所所长李峰走马上任时,古镇给出的是一道“治安管理”的难题。

  端氏25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2.5万常住人口,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达到420余家。处于沁河中游的端氏镇既是交通枢纽,又是商贸工业重镇。随着煤层气开发项目的迅猛发展,占地补偿、工人务工矛盾频发;租赁房屋、娱乐场所、饭店酒店形成治安乱点难点。

  李峰说:“我们对近三年2300多起警情进行梳理,归纳为治安类、纠纷类、信访类。哪些是报警3次以上没得到解决的?哪些信访类是历史遗留问题?我们从468条重点警情中筛选出48条,一个一个盯办,力争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结果。”

  小试牛刀之后,问题有了结果,民警树了威信。

  沁水县公安局趁热打铁,在深入调研、汇聚民智的基础上,为端氏的基层社会治理绘出了推进蓝图:构建一个防控体系、完善一套治理体系,两套体系相互补充、相互支撑,智慧治理,群防群治。

  一屏观全镇 一网连全域

  每个顶层设计的背后都是一个问题导向。构建防控体系,就是向科技要战斗力,解决警力匮乏、防控不到位问题,

  端氏派出所教导员郭海燕说:9个民警管控257平方公里,说实话,管控不住。所以,我们向科技要战斗力,建一个智能化防控体系。这个体系概括为 “一网两圈三线四域”社会治安防控全息感知体系。

  沁水县公安局和端氏镇政府政策倾斜、资金倾斜,夯实了基层治理的数字底座。

  如今,以公安视频专网为主,新建、整合、改造雪亮、天网、交通管理治安卡口等视频资源,形成了18套智能卡口、8套违停抓拍、159路人脸、人体、车辆全结构化相机、147路全高清数字相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和1363路二类视频监控于一体的防控网。这张网全域覆盖 “千年古镇”和“魅力端氏”两大防控圈;延伸了高沁线、坪曲线、端润线三条交通主干防控线;监管内部单位、重点场所、特殊行业、村庄小区四大行业领域。之前仅有8路高清视频监控接入,如今已经突破了千路视频资源,并与沁水县公安局的视频综合平台全线贯通,所有数据都可共享。

  一屏观全镇,一网连全域,道路有监控、巷道有探头、侦查破案有线索、打防管控有抓手。

  “全息感知”防控网建成后,可实时掌控社会面,可视化调度、扁平化指挥,实现闭环式管理。

  这个防控网到底行不行?事实来说话。今年初,两个外地人在嘉峰镇一个饭店吃饭,饭后顺手拿走了用来点菜的平板电脑。嘉峰派出所民警经研判分析,他们到了端氏。端氏派出所根据视频监控里的一张人脸截图,几秒内就追踪到他们的活动轨迹和居住地址,确定了身份, 20分钟之后,他们就被带到了端氏派出所。

  “这在以前是很难实现的”,综合指挥室负责人于越说,过去很大程度上依靠“人海战术”,容易陷入“防不胜防”的泥潭。现在数字赋能,犹如 “千里眼”“顺风耳”,可实现 “第一时间锁定,全流程快速反应”,为精准防控注入了“硬核”力量。

  主动管控 主动服务

  科技是最好的生产力。防控网的深度应用,使网上巡逻、网上监管、网上指挥变成现实。精准防控也把民警从疲于应付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精力放在主动治安、主动打击、主动治理上。

  2022年3月,高速路口路中央一根电线杆引起了执勤民警的注意,这可是个不小的隐患。派出所当即给当地高速路收费站下达了《治安隐患整改通知书》。收费站反馈,这是根“钉子杆”,多次与村民协商却拆除不了。村民说他从村里承包这根电线杆20多年了,用于泵水浇地,如果拆除了,他怎么浇地?派出所与当地政府、电力部门联合做村民的工作,一夜讲理说法,终于找到了妥善的解决办法,移除了电线杆,消除了安全隐患。

  在“主动治安”基础上,民警发挥熟悉情况的优势,延伸打击触角,主动承办刑事案件。以整治社会治安乱点突出问题为导向,对“黄赌毒”违法犯罪进行严厉打击。今年2月,在出租房内打掉了一个以“敲锅”方式进行赌博的犯罪团伙,抓获涉赌人员7名。

  民警将警务工作前移,将“事后处置”变为“提前介入”。 今年1月,派出所综合指挥室作战中心民警视频巡查,发现端润路上有辆拉棺材的车向辖区某煤矿方向驶去。经过深度研判,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一个在煤矿上班的人不幸身亡,家属以工伤为由向煤矿索要赔偿,煤矿认为是工人身体原因导致死亡,不是工伤,拒不赔偿。双方多次协商,没有结果,死者家属只好拉上棺材到煤矿讨说法。端氏派出所当即向该煤矿和相关部门通报情况,并派出警力到该煤矿处置,绝不能形成事件,引发恶劣影响。派出所提级启动“三长会商”机制,连夜调解7个小时,终于解决了这个棘手的事情。死者家属和煤矿方都对派出所称赞有加。

  深度融合 群防群治

  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科技确实发挥了翅膀的功能,但也不能一味依赖机器而轻视人的作用,群众依然是社会治理的主体。

  沁水县公安局局长刘勇认为,合作治理是社会治理的核心元素和基本趋势。

  一方面,对警情、访情、舆情、社情“四情”融合研判,预警研判,指导日常工作;另一方面,实现警民、警网、警务的深度融合,使群防群治网与人力情报网互为补充,相互支撑。

  警民融合。端氏镇党委政府组建了一支40人的专职巡防队,实行双重管理,镇党委、政府负责巡防队的经费保障,派出所负责巡防队的日常管理和使用,参与派出所的防范、打击和管控工作,形成群防群治格局。

  警网融合。警务工作与综治网络员 “捆绑”,推行“警格+网格”,第一时间发现掌握信息,第一时间妥善处理不稳定因素,第一时间回应民生诉求,“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有了现实保障。

  警务融合。在“三长会商”基础上,推行派出所所长、司法所长、法庭庭长、镇政府区长、行政村村长“五长联调”机制,高效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基层和谐稳定。

  打造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沁水公安布局的一盘大棋。端氏派出所深入实施“圈层防控”“单元防控”“要素管控”工程,实现了从条数据到块数据、从点到线到面、从网上到网下、从地域到空域的质的提升,织就了“科技+群防”的防控网络,这一切,是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平安端氏”“平安沁水”的题中应有之意。(完)(郭海燕)

【编辑:任曼曼】
热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