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城:凝心聚力奋进新征程 踔厉奋发再创新辉煌
2022年11月03日 16:46
来源:中新网山西

  中新网山西新闻11月3日电 过去的这五年,是晋城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晋城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顶住了经济下行巨大压力,经受了新冠肺炎疫情严峻考验,打赢了三大攻坚战,推动高质量发展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晋城市委抓发展、稳增长,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在2020年,8项主要经济指标中4项增速排名全省第一,7项指标增速排名中原城市群前十,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在省内仅次于太原;去年上半年,在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中排名第一,光机电产业年均增长20%以上,煤层气产量达到37.74亿方,产量、增量均居全省第一。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连续四年全省第一。数字经济乘势兴起,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高出全省1.4个百分点。

  五年来,抓大事、办要事,多年梦想一一成真:在全省率先实现整市脱贫,20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8.4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山西科技学院正式招生,填补了全市独立本科院校空白;太郑高铁顺利通车,晋城进入“高铁时代”;太行山机场立项审批要件基本齐备,试验段已经开工建设;晋城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

  城乡面貌方面老城更新步伐加快,丹河新城形象初成,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由41.8平方公里扩大到70平方公里。沁水县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阳城入选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高平成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陵川荣获“全国百佳乡村旅游目的地”,省级以上特色小镇数量全省第一。

  五年来,抓民生、促和谐,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连续九年全省第一。东南新区学校、市民文化艺术中心投入使用,晋城市人民医院易址扩建项目即将完工;医疗卫生一体化,开通了与郑州、焦作等地的城际公交,市域内实现“一元公交”全覆盖;去年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全省排名第一。

  在转型发展中建设共同富裕新晋城。当前,晋城市“一煤独大”的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煤总有要挖完的一天。转型,始终是摆在晋城人面前的大事。

  传统产业比如煤炭、钢铁铸造、电力,主要是稳住,为转型发展赢得时间和空间。特别是晋城市有占全国1/4的无烟煤、占全国1/3的煤层气,这两大能源,为晋城的发展提供了战略支撑。

  新兴产业,包括光机电、煤层气、文旅康养、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等要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目前,全市光机电产业总产值超过170亿元,是晋城发展最快、最具潜力的支柱产业,晋城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了“3年500亿、5年1000亿”、打造“世界光谷”的发展目标,五年后光机电将成为晋城的千亿级产业之一,助推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到“十四五”末,城乡居民气化率提高到95%以上,煤层气产业得到大力发展。钢铁铸造产业向集群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重点抓好晋钢智造科技产业园、南村绿色智能铸造创新产业园等项目,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同时积极推动食品、陶瓷、纺织等产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支撑。晋城市第八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今后五年,计划实施总投资8000亿元的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00亿元以上。其中重点提到了聚焦“三带一工程”:太行一号文旅康养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示范带、百里沁河生态经济带、丹沁两河沿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带、中心城区河道清水复流和沿线景观提升工程。这四个重大项目体现了晋城项目建设注重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发展理念,对于全方位推进晋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城市要更新,乡村要振兴。“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晋城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要大力发展六大特优农业产业集群:蔬菜、中药材、生猪、家禽、肉羊、蜂业。比如中药材、红薯、小米、蜂蜜等土特产,都是大自然留给晋城的宝贵财富。随着晋城将发展六大特优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这些过去不起眼的“土货”,经过科学的开发、市场化的包装,走上精细化、品质化的路子,未来将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依靠。

  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晋城将全面淘汰市区10公里范围内污染企业,20公里范围内不再新上涉气项目;加快推进“公转铁”,扎实开展机动车、散煤、餐饮油烟等污染综合整治,推动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以丹河湿地群为中心,打造城市“绿肺”,争创国家湿地公园。(完)

  (山西晋城泽州县委党校 郭利鹏)

【编辑:郭飞颖】
热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