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5月12日电 5月10日,山西警察学院和迎泽区教研科研中心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开展了“有意思的主义”思政营活动。
此次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进行,迎泽区桃南小学、大南关小学学生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行走的课堂”。
在庄严的升旗仪式中,营地活动正式开启。开幕式上山西警察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刘克华教授和和迎泽区教研科研中心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赵滨老师阐述本次活动的重要意义,希望每位营员认真体验,强化爱国心、强国志、报国行。随后学生分组进行军姿、行进、持旗、甩旗等训练,在严明的纪律、规范的动作与嘹亮的口号中,培养规则意识,磨砺意志品质,激发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
PBL教室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借助问题板和活动手册展开提问探究,以感兴趣的警服为切口,在交流互动中初步了解警察职能,理解“为人民服务”的含义。街景教室的大型戏剧教育课“什么是真正的勇敢?”将营地活动推向高潮,在情境创设中还原真实生活,帮助学生了解居家、防爆、自护等安全知识,锻炼分析、合作、探究等能力。智能报警装置、指纹采集系统等现代化仪器的实物展示与讲解,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科技强军的智慧力量。
在观影教室,学生观看主题影片,从平凡的警察身上汲取榜样的力量,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体能训练场上,展开了激烈的比拼竞赛,学生通过“阵地争夺战”“百发百中”“穿越封锁线”“同心协力,跳跳跳”等活动,体验警察职业的训练内容,懂得要练就过硬本领才能捍卫生命安全,在竞争合作中强化英雄主义与集体主义精神。
本次活动充分发挥“行走的课堂”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牢牢把握做好新时代学校思政工作的着力点。通过活动,不仅让学生走进警察这一特殊职业,理解“忠诚””“正义””“厚德””“博学”的深刻含义,还培养学生勤于实践、勇于探索、精诚合作的精神,提升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和操作能力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促进学生结构化思维的形成。
本次活动有效建立起区域大中小学思政课共同体,促进大中小学教师的交流合作和资源共享,切实加强“横向贯通、纵向衔接、螺旋上升”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体系建设,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据了解,本次线上观看量为120万人次。(完)(苗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