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 以绣花功夫精绘洪洞基层治理现代化“实景图”
2023年10月27日 10:31
来源:中新网山西

  中新网山西新闻10月27日电 题:守正创新 以绣花功夫精绘洪洞基层治理现代化“实景图”

  作者 张潞萍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

  近年来,山西省洪洞县厚植为民情怀,始终把服务群众作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治理思路由“全能管理”向“人本治理”转型,治理工作由“坐等办事”向“上门服务”转变,把人民满意作为治理成效的首要标准和工作导向;牢牢抓住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这把“金钥匙”,立足人口大县县情实际,聚焦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时代命题,坚持把守正创新思维贯穿在基层治理各个步骤环节之中,下足“绣花”功夫,积极探索基层治理之“基”,治理之“路”,治理之“术”,治理之“效”;锚定“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五条跑道,蓄势发力,跑出基层治理加速度。

  第一条跑道——坚持政治引领,凝聚合力,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百花齐放”。基层治理既是落实党和国家正确决策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人民群众感知公共服务效能和温度的“神经末梢”。洪洞县是山西人口大县,总人口近80万,城区面积2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20万,基层治理难度大、任务重。今年以来,洪洞县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以开展主题教育为抓手,常态化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发挥党组织精心精细开展工作、用心用情服务群众的“主心骨”和“指挥棒”作用,将资源下到“一线”、力量沉到“一线”、工作落到“一线”,激发基层治理高质量提效新动能。

  按照“优机制、聚合力、激活力”原则,主动领题、以“融”破题,实现了从管理到治理、从治理到服务的转变,以“融治理”模式找准基层社会治理最优解。优机制方面,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建立县级领导、科级干部、驻区单位、志愿者包联责任制度,创新实施党员“双报到”,即四大班子领导到包联乡镇社区报到,在职党员分赴农村、小区或驻地社区报到,开展困难户和信访户动态“双清零”活动,全县82个单位、3500余名党员对131个重难点小区全覆盖包联,搭起服务群众“连心桥”,党建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聚合力方面,学习借鉴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探索的五级网格优秀经验做法,全面推行“党建引领+全科网格”模式,将基层党建、矛盾化解、应急管理等15类83项重点工作纳入网格,建立网格微信工作群2.1万个、企业版微信工作群5065个,推动实现基层治理“一格统管”。打造“党建+服务联盟”体系,持续擦亮“温馨老家·幸福邻里”小区党群服务品牌,围绕公共服务、公益慈善、人才服务、文体活动、就业创业5个类别,吸纳职能部门、驻区单位、两新组织、群团组织、人才团队等优质资源,成立社区服务联盟。目前,已与19个职能部门、14个人才工作室和25个专业协会等签订联盟协议,常态化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惠及居民10万余人。激活力方面,面临群众诉求多样化、治理资源碎片化的问题,坚持广泛发动各类多元共治力量,变“单兵作战”为“合力攻坚”,积极探索“融治理”模式,建立县、乡、社区、小区党建联席会议机制,每月定期研究区域党建、社区建设、文明创建、小区治理等工作,推动社区党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互联互动,实现全县域统筹、多方面联动、各领域融合。截至目前已协调解决基层治理中大事、难事、要事133件,领办事项150余个。

  第二条跑道——强化法治保障,提升定力,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始终牢牢把握法治是基层社会治理中体现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作用,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作用。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谋划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依法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瓶颈,不断增强基层社会治理定力。

  普法工作是法治建设的重要一环。我们以“八五普法”为载体,厚植“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沃土,推进普法和依法治理有机融合,让法律服务与基层群众“零距离”接触。打造多元普法体系,以法利长远。构建普治并举的“大普法”格局,以“立足社区小阵地、做好普法大文章”的工作理念,将全民普法工作通过“三向”(向面上拓展、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贴近)“三高”(高水准整合资源、高标准建设阵地、高频率法治实践),精准把脉群众法律需求,让法治声音直抵人心,提高人民群众对普法工作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线上+线下”加大普法宣传力度通过“报、网、端、微、屏”全媒体参与,推动重点普法、动态普法、精准普法相结合;整合完善政法力量,推动司法志愿者进小区,守好“法润万家”阵地,强化“法律七进”服务,推动以案说理、以案释法、以案明纪;大力推进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不断提高群众法治意识。“乡村文化+普法宣传”活化基层治理发挥特色文化资源优势,把法治元素与乡村振兴、平安建设等有机结合,持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水平。各级网格员、平安志愿者等文艺爱好者精心组织编排,自编、自导、自演,通过唱身边事、演身边人、道家乡美、赞新生活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向群众宣传宪法、民法典、法律援助法以及预防网络电信诈骗等法律法规,引导群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号召群众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基层治理,为核心稳定注入内生动力。

  把社会治理纳入法治轨道,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社会氛围,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保障。洪洞县委政法委牵头,在全县基层派出所、基层法庭工作站开始探索推行政法“新五老”(老法官、老检察官、老警官、老司法行政人员、老律师)调解破解信访难题、助推社会治理工作模式。政法“新五老”具有政治、威望、经验、时空、亲情五大优势,凝聚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社会基层治理中发挥余热,完善社会基层治理。充分将政法“新五老”调解与“联手说事”调解相结合,将大事小情化解在基层,疑难复杂案事件则交由政法“新五老”调解。在城区实行“政法‘新五老’坐班+‘联手说事’”调解机制,在农村实行“政法‘新五老’+‘联手说事’”预约流动调解机制。以“新五老”为主,引导人民群众信法用法,通过依法调解信访纠纷,实现大量的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

  第三条跑道——运用德治教化,激发动力,促进全社会正气充盈,推动县域社会治理行稳致远

  始终把握德治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春风化雨”“德治润心”作用,引导群众明是非、辨善恶、守诚信、知荣辱,凝聚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强大精神力量。注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依托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推动社区文化活动阵地与文明实践站融合发展。围绕社会治理任务,立足政法职能,促进提升公民道德素养,通过深化道德实践养成教育,弘扬道德模范精神,不断强化主人翁意识,以良好德治沁润社会文明风尚。

  良好的德治文化能潜移默化熏陶村民,让德治在基层治理中既塑形又铸魂。以广胜寺镇柴村为试点,以古语“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为源,以“有德者有得、善行者有获”为核心,探索推行“积善成嘉”模范榜。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深刻理解“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的内涵,推动柔性与刚性协同发力,学习和运用好“浦江经验”,常态化推进“双报到双清零”活动,以信访为切口,创新开展信访“温暖周日”关怀行动,组织党员入户帮助老上访户解决看病、上学、就医、小额贷款、技能培训等具体困难,跟踪服务老上访户,以温暖行动转化消除信访隐患苗头;以命案防控治理为抓手,对村(社区)排查出来的“六类人员”逐户落实敲门行动,做好思想教育、心理疏导,要以德服人、以理服人。加强家事文化教育,推动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涵养新时代良好文明风尚,不断增强群众文明素养,教育引导居民崇德向善、见贤思齐、育德于心、成德于行、弘德于常。选树洪洞好人,倡导善行义举,潜移默化育德于心、成德于行、弘德于常,把文明之风“种”进广大市民心田,结出平安果。

  第四条跑道——激发自治强基,增强活力,与居民零距离接触,让基层社会治理更有成效、更有温度

  始终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形成“头雁”领航效应和“雁阵”格局,充分发挥人民群众自治作用,调动群众参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积极性、主动性,依托多元机制将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

  激发自治强基,深化乡村联动。推行“乡村治理星级积分管理模式”试点,通过“小积分”化解“大问题”。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甘亭镇团结村为试点,以基层党组织网格为牵引,以常态化推进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为契机,以洪洞方言“联手”为名,印发《洪洞县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联手说事”工作制度》,激发党建引领民事民管、民事民议、民事民办的基层治理活力。在村级党群服务中心(综治中心)设立“联手说事室”,全县195个小区全部建立了“联手”平台,累计解决群众关心的出行、教育、医疗、矛盾纠纷等大小问题1338件。建立完善“集、商、解、评、晒”五个说事程序,明确谁来说事、说什么事、怎样说事、说成啥事,让群众遇到操心事、忧心事、烦心事、闹心事,有地方说事、有专人理事、有制度办事、有台账清事,切实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抓实五级网格,建立五级网格管理微信群2.1万个,其中企业版微信工作群5065个。加强精细管理,让每个网格成为一颗“星”,让每颗“星”都闪耀光芒。政法部门制定了“浦江经验”洪洞办法,建立完善了“六步闭环”运行机制、“六制共建”管理机制、“六联创安”工作机制,按照“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的工作思路,对基层微网格员进行辅导培训,把管理触角延伸到每家每户,推动矛盾纠纷共商共调、治安秩序共治共管,搭建起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有事找“联手”的“党建+全科网格+‘联手’平台”,形成了新时期做好社会治安工作的洪洞创举,实现了“干部沉下去、问题带上来、感情浓起来”的洪洞愿景。

  第五条跑道——发挥智治支撑,拓展能力,把信息资源“聚”起来,更快解决百姓事,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质效

  始终依靠科技的力量,推动乡村振兴。随着治理生态越来越多元、治理问题越来越复杂、治理需求越来越多变,传统的“人防人治”显然无法应对新挑战,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技防智治”无疑是必然的选择。洪洞县充分发挥智治支撑作用,推进信息互联互通,完成投资1352万元的综治平台建设工程,实现县乡村三级综治视联网系统全联通、全覆盖。构建以数据为核心、业务为牵引、决策为目标的信息数据资源池,为风险精准“画像”,确保见事早、看得准、下手先。全县投入3500万元,深化“雪亮工程”建设,推进升级改造、联网应用,提升技防水平。加强智能化执法办案,又投入3000万元,用于智能化建设,以“警格+网格”率先发力,完善社会面智能感知点位建设,利用人脸识别、人像比对功能,抓获在逃人员20余名,提升精准打击犯罪、优质高效执法司法的整体效能。

  坚持数字赋能,实现敏捷治理。牢固树立“数字+”统筹融合理念,深入推动职能融合、平台融合,以“数治”破解治理难题,提升治理效能,坚持推进“一网统管”平台建设,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治理体系。纵向实现“乡镇-社区-小区-网格”四级联动共治,横向集成多套业务系统,以平台统一集成、业务各自独立、数据共融共享为原则,推进各业务部门协同联动,共同管好“治理一件事”。化“多张皮”为“一张皮”,坚决打破“各自为政、信息闭塞”的怪圈,实现全域、全时治理,全效、全程服务,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依托数据平台,实现智慧治理。扎实推进共享型“城乡基层治理公共资源大数据平台”建设,加快推进“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两张网建设。运用卫星、遥感、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地理信息等新技术新方法,进行高敏感度风险感知建模,提升社会风险识别、预警、应对的智能化水平。

  建设智慧社区,实现融合治理。注重智治支撑、科技赋能,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打造社区治理“智慧大脑”,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人工智能、大数据、5G、区块链等与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的深度融合,以社区微脑助力智慧社区建设。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是基层社会治理的真实写照。基层治理好不好,最终要体现在服务上、便民上。如何巧用这根“针”,串起千条“线”,再精绘“实景图”,考量的是顶层制度设计者的智慧,考验的是“绣花功夫”下得足不足。从社会治理到社会“智”理,不断演进的是服务手段与方式,永恒不变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根本遵循。我们必须坚持需求导向,突出精细要求,下沉治理重心,以细“治”入微的服务提升基层治理温度,牵引社会问题软着陆,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小步”,守正创新,不断织密“精网微格”、凝聚“全员在格”、推动“服务到格”,让感知基层群众需求的“神经末梢”时时在线,守护群众稳稳的幸福。(完)

  (作者张潞萍系临汾市委常委、洪洞县委书记 )

【编辑:郭飞颖】
热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