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晋中和顺创新“1531”模式做实山区教育文章 让“学在和顺”品牌托起最大民生
2023年12月20日 17:14
来源:中新网山西

  中新网山西新闻12月19日电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晋中和顺县紧紧围绕“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人民至上”理念,深化调查研究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聚焦“学在和顺”品牌建设,创新“1531”模式,将探索实践“为民办教育、办和顺人民满意教育”作为最大民生实事来落实。

  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这一主线,构建优质的教育发展生态

  和顺县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深化教育改革领导小组,制定《关于做好县域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和《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延时服务费管理使用试行办法》,全县38所中小学校,全部开展课后服务,开设社团活动涉及52类,惠及学生10675名。8所校外非学科类培训机构步入规范化发展序列,线下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达100%。成立“清廉学校”工作专班,制定38项防控措施,排查单位、领导班子及管理人、财、物的重点岗位和关键人员廉政风险点32个,堵塞廉政风险漏洞,打造“轻负优质”的良好生态,让教育回归学校主阵地。

  强化教育事业“五个主体”能力建设,夯实基础教育的发展根基

  以“学校”为主体,实施“薄弱学校改造项目”。连续投资5亿元实施教学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投资2377万元,新建思源实验学校,全县56所学校办学条件100%达到省定标准;以“校长”为主体,实行“校长职级制”管理。出台11个配套文件,7项配套制度,简政放权,学校人、事、财等七项权力下移给校长,落实落细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以“班主任”为主体,实施“扶摇计划”。开展暑期全员学科专题培训16期、领军教育综合素养培训600余人次、线上聘请专家讲座、开展教师论坛20余期,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以“教师”为主体,实行“教师县管校聘”管理。全县1438名中小学教师全部参与双向竞聘上岗。创新实施“二八分割、两项考核”制度,按照“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分配原则,激励教师主动走出职业“舒适区”。以“学生”为主体,实行“五项管理”。从规范作业、增强体质、养成劳动习惯、干预睡眠、强化读物等“五项管理”入手,减少学生过重负担,加大绿色增值评价、艺术素养监测、学校发展性评价权重,使国家“双减”政策进一步落实。

  加大教育事业“三个方面”投入力度,坚定攻克瓶颈的发展决心

  “倾全力”优先发展教育。严格落实4%教育投入机制,预算内教育经费年均增长7%。建立“免、助、补、奖、贷”多元扶持资助体系,每年投资3540余万元,资助学生1.2万名。“全方位”优先发展教育。持续落实“特岗计划”,重点为乡村学校补充教师140余名。今年以来,首次引进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11名,享受市、县两级生活补贴和购房补贴双重优厚待遇。“真情意”优先发展教育。建立后备校长人才库,入库骨干教师、优秀班主200余名。探索构建立体多级的“名师工作室”体系,强化“过程赋能”,为各个学段学科培养“尖兵教师”460余名。将17名学科领军教师评选为和顺县委联系服务专家,提升教师职业获得感。

  四、持续用力打磨“学在和顺”这一品牌,真正回归教育初心本源

  紧紧围绕“为民办教育、办和顺人民满意教育”初心本源,让优质的教育资源沐洒各个学段的每一位学生。学前教育“园园有品质、一园一特色”,县域民办园率先清零;义务教育阶段城乡一体化发展,九年“零”收费上学,中考综合质量评估九连居“全市第一方阵”;投资4.9亿元迁址新建职业中学,扩大校企合作实践实训平台,对口升学达线率稳居全省300所同类学校前列;国贫县专项生政策实施以来,和顺高考达线率从2011年的23.5%至2023年的62.57%实现十连增,浙大、清华、西南交大等名牌大学先后与和顺一中签约“优质生源基地”,“学在和顺”品牌真正叫响三晋、深入人心。(完)

【编辑:郭飞颖】
中新图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