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5月11日电 5月10日,在第8个中国品牌日之际,聚焦家庭护士食疗·第十届山西特色农产品品牌发展论坛在太原召开。论坛上,来自省城不同领域的各位专家聚焦家庭护士食疗产品的开发与品牌建设、大健康产业发展等问题,合力探寻家庭护士食疗产业发展新路径。
数据显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中国造成死亡和疾病负担的首要原因,究其原因是大众对于健康膳食模式防治慢性病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为了更好的改善慢性病患者健康状况,山西医科大学食疗科技研究中心主任韩世范教授及其团队进行了长达6年的研究探索,创新性提出“家庭护士食疗理论”,并根据不同患者需求与健康状况,为其提供“把每一口饭菜变成治疗疾病药物”的有效便捷且无任何副作用的慢病防治方案。该项目经山西医科大学专家团鉴定达国际领先水平。
食疗产品在生产中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护食物原料中天然存在的非营养素,同时通过调控食品加工工艺及参数,使之产生新的有益健康的成分。山西农业大学功能食品研究院院长、山西省现代农业功能食品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郭尚提出自己的看法。
农产品精深加工在大健康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对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度,并且满足不同人群对健康、营养、美味等方面的需求。“因此我们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产品应该以推动品牌建设,强化品牌建设为目的,从产品创新上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从而不断提升推动我国农产品精深加工向营养、健康型创新发展,为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郭尚表示。
山西资深品牌实战专家,山西省非遗评审委专家,山西省品牌协会战略顾问郭守祥认为,“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品牌建设的重要抓手,如何在推进技术创新的同时打造可持续的食疗品牌,是山西大健康产业发展壮大所必须考虑的因素。
山西首创的慢性病因的发现,对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比如,技术革命性的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的配置、产业模式深度转型和提升具有深刻的巨大的推动作用。对我们山西推动大健康产业中的慢性病治疗具有新型的引擎作用,也对我们山西实现品牌化经营具有积极意义。
山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郝建新表示,山西省食疗产业具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差异化优势,在市场中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各部门、各企业以及社会各组织之间要加强交流合作,不断探索食疗产业发展新路径、新方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