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6月12日电 在全国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关键时期,5月9日至15日(第一期)、19日至25日(第二期),阳曲县市管干部、县直部门和乡镇主要领导干部等共120人远赴浙江大学,分两批参加“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暨‘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通过5天研修学习,5堂专题授课,7场现场教学,1次学习交流,1篇学习心得……学员们在课堂上开拓视野、在实地中直观了解、在交流中碰撞思维、在体会中加深感悟、在回归后转化成果,立足各自岗位,“曲”长补短、扬帆起“杭”,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推动形成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阳曲路径”。
风正时济,远赴培训正当其时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立足“三农”、着眼全局,首次把“千万工程”作为典型案例写入标题,将“千万工程”由一省方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唐登杰书记在全省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现场会上强调,“要以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为强大动力,扎实推动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地全面提升,努力走出具有山西特色的实践路径。”韦韬书记在接受“奋进者说”时强调,太原是典型的“大城市、小农业”,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要因地制宜,从实际条件出发找准切入点,发挥“靠近城市、市场大、消费群体大”的独特优势,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城乡协同发展,深入打造“七大工程”。今年也是我县全面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开局之年,是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阔步迈进的关键一年,也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攻坚之年。
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我县结合“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培训计划,来到“千万工程”的发源地——浙江,借助百年名校浙江大学这个平台,以“理论+实训”的方式,探寻追溯思想之源、真理之光,实地感悟理论之花、实践之果,集中为大家“富脑提能”,力求破解乡村发展的“掣肘难题”、寻找乡村振兴的“真经妙招”。
仰之弥高,实地学习入脑入心
在“深学”中“悟”。培训内容精炼、紧扣主题。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作为主线,立足于浙江特色和阳曲发展实际,邀请专家学者围绕“千万工程”经验启示、创新体制机制、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文旅融合及优化营商环境等内容进行专题授课,全面展现“千万工程”的核心内涵和探索实践,为我们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坚实理论支撑和具体行动路径。
在“调研”中“寻”。精心安排实地教学,将实景变为教材。先后赴“千万工程”示范点径山村、小古城村,“农文旅融合”样板德清庾村、劳岭村、余杭永安稻香小镇,数字化“策源地”长三角(杭州)制造业数字化能力中心、海康威视等地现场观摩、实地学习,边走边看、边听边学、边学边思,现场近距离、“沉浸式”、全方位感受浙江高质量发展成果,了解浙江省在提升乡村风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做强特色产业、打造乡村共同富裕成果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在沟通交流中把“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学到手,在对比借鉴中探寻出一条适合本地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
在“交流”中“碰”。在培训中,学员们带着问题学、找准差距思、着眼实际悟,八名领导干部以交流分享的方式现场谈感悟、谈收获,剩下的领导干部以书面心得体会的形式谈思路、谈想法,进一步拓宽思路、激发灵感、更新理念,在互学共享、互帮互进中找差距、强担当、鼓干劲,使得智慧在观点交锋中汇聚,共识在思想碰撞中达成。
行之愈坚,转化成果勇步前行
此次培训“解惑”又“解渴”,学员们直观地了解了浙江在实施“千万工程”“示范引领”“整体推进”“深化提升”“转型升级”四个阶段的具体实践,亲眼见证浙江20余年来系统推进、久久为功取得的美丽宜居乡村的建设成效。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重要的是运用和转化,要将其中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运用到阳曲“实践”中、落实到各项工作任务上。我县将以此次学习培训为契机,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筑牢领导干部思想根基、进一步打牢领导干部能力素养、进一步树牢领导干部务实作风,重点把握好四个“相结合”,即粮食安全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相结合、全域推进和因地制宜相结合、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相结合,以点促线、以线促面、全域发展。
久久为功,玉汝于成。学员们一致表示,将把自己学到的、专家讲过的和实地看到转化运用到阳曲“实践”中,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全力谱写阳曲“三农”工作新局面,奋力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为“五个阳曲”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