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6月21日电 “同学们,执行腾退房屋是一件非常严肃的工作,请大家务必遵守纪律……”近日,来自团省委“晋青法学+”山西青年志愿服务队的普法专员们和法律专业大学生,跟随太原市小店区人民法院执行法官走进执行现场,见证了他们熟练运用法律智慧,用“真金白银”兑现司法为民的承诺。
据了解,此次腾房缘由是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交付房屋义务,经申请执行人太原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申请,太原市小店人民法院于2024年1月12日立案执行,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本人在监狱服刑无法到场,法院与其家属多次联系,拒不配合。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在对涉案房产采取查封措施并依次张贴查封、腾房公告之后,现法定腾房期限届满,被执行人仍未腾空房屋,因此,小店区执行局决定于6月18日依法采取强制腾房措施。
“人员已经全部到齐,我们先来核实房号。”在执行现场,法院、公证、物业等相关工作人员满当当地站在楼道内开启工作模式。负责摄像的公证助理、现场维稳的干警、秩序井然开展工作的法官和法官助理,依次清点并记录现场的财物,执行中的点点滴滴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着。
“‘沉浸式’观摩普法是我们深入体验法律实践的重要一课,创新普法形式,丰富普法内容,全力为普法工作注入新活力。”省青少年事业发展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晋青法学+”山西青年普法志愿服务队是由“专家学者+法学专业大学生普法专员+志愿者”构成的一支学习型、宣讲型、服务型的专业青年志愿服务团队,旨在提升我省青少年基本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推动法学教育与司法实践的深度结合,培养和提高法学专业大学生处理法律实务的能力。
9名青年志愿者在现场认真地看、细心地听。“法院腾房,还需要这么多人到场!比我想象得复杂!”“太不容易了!法官们工作非常细致!”山西师范大学社会学与法学学院的王世奇和张萱怡感受深刻。“这是非常难得且生动的法治实践课堂。”中北大学刘丹老师表示一定会大力支持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的理论掌握的是基础,观摩执行则是最生动的法治课堂。希望能促进同学们充分理解‘学’与‘用’之间是有距离的,这里面充满智慧。执行攻坚成绩的取得,绝不是一蹴而就,离不开整体的周密部署以及执行法官和干警们的通力配合。”太原市小店区人民法院执行局郭斐法官表示。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晋青法学+”山西青年普法志愿服务队将积极搭建理论和实践的学习路径,通过形式多样的普法实践活动切实提升全省青少年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让青年学子不仅做法治理论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更在社会实践中做宣讲者与行动者,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积极探索实践普法新模式。(完)
(李青 高晓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