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6月25日电(杨静)“作为省属大型金融企业和省内首家上市银行,晋商银行扎根三晋大地,专注于写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务山西经济高质量发展。”晋商银行副行长、董事会秘书李燕斌近日在山西银行业保险业2024年第4场新闻发布会上说。
数据统计显示,从成立之初至2023年末,晋商银行总资产由不足 210亿元发展到超3600亿;各项存款余额由177亿增长到超2800亿;各项贷款余额由91亿增长到超1900亿,净利润由0.7亿元到突破20亿,以实际行动奋力书写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晋商答卷”。
聚焦主责主业 有力有效支持实体经济
当前,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回暖,信贷供需两旺,金融服务为经济运行继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提供了有力有效的支撑。
作为扎根山西的地方法人银行,晋商银行在金融支持山西省高质量发展中争当“排头兵”,举全行之力支持地方经济建设、重点区域和重点产业以及薄弱环节发展。成立至今,晋商银行累计在山西省投放贷款9000多亿元。
成立15年来,晋商银行及时跟进,对接服务支持能源革命绿色转型、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专业镇建设、中部城市群等领域的重点项目,在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中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谋篇科技金融 精准滴灌重点领域
2015年,晋商银行高新区科技支行成立,作为支持科技金融的特色机构,多年来,晋商银行持续完善科技金融政策体系及配套机制,以政府打造的产业环境和政策体系为基础,加强与创投机构、证券公司合作,形成“政府+银行+担保+保险+创投+科技服务中介”的科技金融体系。深化专精特新行业研究,进一步丰富科技金融产品,开发了“专精特新贷”和“知识产权质押”产品,精准服务省内专精特新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3月末,晋商银行已为专精特新企业投放贷款30亿元,为高新技术企业投放贷款 114亿元,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投放贷款6.3亿元。
布局绿色金融 助力绿色产业发展
2020年,晋商银行正式提出“绿色银行”目标,将绿色金融作为全行战略发展重要方向,全方位支持绿色转型发展。2023年,晋商银行首次被纳入人民银行碳减排支持工具准入银行范围。
多年来,晋商银行积极践行国企责任担当,结合山西省产业结构及本行客户结构,不断推动绿色金融落地、见效。截至2024年5月末,晋商银行向采矿业、制造业、农业、旅游业等领域投放的绿色信贷的余额达97.41亿元。
蓄力普惠金融 为小微企业客户畅通金融血脉
在普惠金融的道路上,晋商银行展现出坚定的“可持续”发展定力。
晋商银行通过持续单列普惠金融信贷计划,保证有充足的信贷资源支持特殊群体融资。在不断拓展和深化网点服务的同时,“惠更好”晋商普惠线上渠道开通,为广大客户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体验。
截至2024年5月末,晋商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38.42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3亿元、普惠型小微贷款企业4225户,余额和户数较十年前翻了近两番。
为帮助更多企业便捷融资、减负融资,晋商银行持续减费让利,先后通过“减免费用”等措施,截至目前,晋商银行客户的综合融资成本降低了6个百分点,贷款利率自2019年实行LPR报价以来,四年间“当年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期初水平降幅超 40%。
助力养老金融 让银发一族乐享桑榆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围绕客户养老需求,晋商银行致力于提供有温度、更贴心的服务,不断丰富管理服务模式为老年客户提供众多养老投资选择,获得老年客户的喜爱。
晋商银行专项聚焦养老产业链,重点关注支持康养业态融合发展、康养产业龙头企业、康养产业智能化改造金融需求,积极探索养老产业融资模式。截至2024年3月末,该行金融支持养老产业余额达11.34亿元。
为更好的服务养老体系建设,该行研发出台“医保兑”产品,该产品服务对象为医保定点机构,以借款人医保结算回款作为主要还款来源,并以信用贷款形式发放,可用于服务与医保中心正常结算的养老服务机构。目前,该行“医保兑”产品余额8297.93万元,笔数共计54笔。
推进数字金融 有力赋能业务发展
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为数字金融带来重要机遇。
近年来,晋商银行积极顺应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全新趋势,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调整组织架构,并加大费用、人力等资源在金融科技方面的投入和倾斜。
目前,晋商银行多个数字化转型项目有序推进,数字化应用初见成效。全面上线运行了手机银行5.0,完成了旅程重构、特色金融、场景生态、协同经营、安全守护五大方面的变革升级,核心高频交易响应效率提升超过50%。以“快”和“易”为服务理念,打造“线上+线下”运营模式,推出“信e贷”“房e贷”等线上产品,为客户提供了创新便捷的数字金融服务。
“未来,晋商银行将持续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赋能金融高质量发展,贡献助力山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金融力量。”李燕斌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