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碳”路先行|山西国企逐“光”控“碳”,练好“清洁高效”真功夫
2024年07月24日 15:21
来源:山西晚报客户端

  7月22日,山西晚报记者跟随“能源强国·‘碳’路先行”网上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一行走进晋中,实地了解山西瑞光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晋能清洁能源科技股份公司等国企如何探索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在晋中市榆次区乌金山镇,瑞光热电厂运营着两台 30 万千瓦供热机组,年发电量达约 33 亿千瓦时,年供热能力约 800 万吉焦,为太原、晋中两市及太原武宿机场供热约 2400 万平方米,是山西省内同类机组中单位千瓦容量供热面积最大的电厂。

  走进瑞光热电厂的集中控制室,工作人员正紧盯着大屏幕上的关键数据,实时监控 1 号大型燃煤发电机组的运行状况。山西瑞光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董鑫表示,在保障供应的同时,公司努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近年来,在“双碳”目标指引下,瑞光热电持续探寻煤炭由“黑”变“绿”的途径,通过科学调度、精细化调整运行模式、加大节能减排改造力度等举措,提升了机组效率,实现了传统火电厂向绿色低碳增效的升级变革。

  乏汽余热利用、点对点冷热联供、二氧化碳捕集及综合利用、锅炉智慧燃烧及能效提升技术改造……围绕节能减碳转型升级,瑞光热电在重点生产环节展开技术创新,一系列重点项目成效显著。

  董鑫介绍:“经过乏汽余热利用改造,供热期间系统使全厂发电煤耗降低约 12 克/千瓦时,增加供热面积约 400 万平方米,一个供热期可节约标煤 1.8 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 4.487 万吨。”

  此外,热电厂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模式创新,不断摸索节能降碳实践。全国首个采用变温变压物理吸附法碳捕集工艺,从发电厂排放的烟气中捕集二氧化碳进行综合利用的研发试验项目已顺利完成,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同时,实现了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

  董鑫称,接下来,公司将积极规划机组升参数提效、汽轮机通流改造、煤粉锅炉深度灵活调峰等技术改造,降低能耗与排放,为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注入动力。


  走进晋能清洁能源科技股份公司,这是一家追逐“光”的企业,在践行“双碳”目标的道路上,走出了独具特色的绿色低碳发展路径。晋能科技隶属于晋能控股集团,是一家专注于高效光伏电池制造生产的企业。当前,企业布局的三代光伏电池及组件产品分别在晋中、文水生产基地,综合产能达 10 吉瓦,其中先进的 N 型产品 TOPCon(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和 HJT(异质结)产品占比超过 80%。其销售范围覆盖全球,除国内市场外,产品已远销日本、澳大利亚、德国等 50 多个国家。

  走进晋能科技晋中基地,参观去年投产的 TOPCon 电池智能制造生产车间,这里以工厂互联互通网络为依托,自主安全可控的智能装备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令人瞩目,让人充分感受到高新技术与智能应用在工业化中的成果。

  “要实现‘双碳’目标,能源领域是主阵地。晋能科技的产品本身就是绿色能源。公司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发展,通过科技为绿色低碳赋能,不断创新提高光伏组件效率,持续提升产品质量,为新型能源体系提供高效、可靠的光伏产品,推动能源绿色转型。”晋能清洁能源科技股份公司副总经理廖继成说道。

  作为国家级绿色工厂,该企业还积极推进绿色制造,构建绿色低碳智能制造体系;进行低碳工艺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为光伏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提供助力。同时,加快对产品“碳足迹”的认证,将绿色环保理念全面贯穿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致力于依靠技术和工艺水平的提升,开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绿色低碳产品。

  “截至目前,我们于 2014 年 9 月 30 日投产的第一款产品,累计销售已达 11.6 吉瓦,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 200 万吨。”廖继成表示,下一步,晋能科技将以“成就能源转型”为使命,发挥自身的能力和优势,通过创新研发将先进技术实现产业化落地,并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和应用场景,提供更具低碳价值的解决方案,为绿色低碳发展和新能源的普及贡献力量。

  在国家能源综合改革试点的征途上,晋中勇当先锋,积极投身甲醇产业的开拓,当下已收获累累硕果。被赞为“液态阳光”的甲醇,正给晋中乃至山西的发展注入蓬勃活力。我省整合光电、风电、水电来电解水制氢,同时借助生物、生活垃圾来制备二氧化碳,顺利合成绿色甲醇。这一清洁低碳、性价比高且安稳可靠的能源,为我国达成“双碳”目标、守护能源安全以及推动经济可持续进步,发挥着非凡作用。

  7月22日,山西晚报的记者踏入吉利晋中汽车基地,汽车生产线上一片繁忙景象,机器声震耳欲聋。厂房内,工人们全神贯注地忙碌着,操作娴熟有序。一辆辆崭新的甲醇汽车徐徐从生产线上驶出,即将奔赴全国多地市场,尽显山西制造的独特魅力。身为山西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领衔者”,吉利汽车与诸多关联企业携手合作,构建起了坚固的产业协同体系。


  据工信部对甲醇汽车试点运行的数据统计,甲醇车对比汽油车,能源效率大幅提升约 21%,二氧化碳排放量显著降低约 26%。就尾气污染而言,柴油机常出现的炭烟和氮氧化物让人困扰,而甲醇燃烧时无烟无焰,极少产生颗粒,几乎没有炭烟。

  如今,晋中市的甲醇汽车已达成 5000 辆的应用规模,“车、醇、运、站”的生态已初步搭建完毕。令人赞叹的是,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的主火炬由吉利甲醇点燃,燃料的运输工作也由吉利晋中基地的甲醇重卡出色完成。“甲醇汽车甲天下”,这一闪耀的“名片”让山西在新能源领域光彩夺目。


  来源:山西晚报记者 张磊

【编辑:任曼曼】
中新图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