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源变革的澎湃浪潮中,山西阳泉积极勇进,正站在潮头前沿探寻绿色发展的新路径。华阳二矿向智能化大步迈进;华钠芯能聚焦“双碳”持续创新开拓;盂县晋阳化荒芜为神奇,依靠光伏创造奇迹。它们是山西能源领域的闪耀之星,展示出强大的发展动力和坚决的绿色追求,为能源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生动诠释。
华阳二矿:智能化引领矿业发展新征程
在阳泉市,有一座历史悠久的煤矿,它已在岁月的长河中走过了七十多个春秋。这座煤矿就是山西华阳集团新能股份有限公司的二矿,它所获得的荣誉众多,诸如“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煤炭系统文明煤矿”“全煤系统科技创新型矿井”等等,荣誉的牌匾在矿区的展示厅里熠熠生辉。
当山西晚报记者踏入这片矿区,看到的是运输车辆来来往往,听到的是机器运转的轰鸣声。走进矿井工作面,记者一行看到了先进的智能化综采设备高效运作,9个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和 19个智能化掘进工作面的场景令人震撼。在井上井下的重要作业场所,一共安装了1200 余台视频监控,实时画面清晰地展现在监控屏幕上,切实达成了“现场无监控不作业,无监管不作业”。
2023年11月5日,二矿成功通过省级智能化矿井验收,被评为Ⅱ类中级智能化煤矿。二矿机电副矿长吴瑞明站在现代化的监控室里,指着大屏幕说道:“在这里获得的众多荣誉之中,唯有‘Ⅱ类中级智能化煤矿’这一称号,最能让二矿的每个人都收获幸福和满足感。”
通过数据接入,地面那宽敞明亮的智能化综合管控平台里,大屏幕上的各项数据不断跳动,工作人员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这里解决了矿工非必要不下井的问题,众多井下设施实现了远程集中控制,煤矿六大灾害监测等系统也成功接入,为井下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2024年,二矿计划打造‘智能创新示范区’,定下了智能化使用率不低于90%、智能设备完好率100%、数据传输率100%的目标。”吴瑞明满怀期待地表示,在不远的未来,这里的智慧矿山有望成为全国矿业发展的卓越样板,引领全球矿业朝着更智能、更高效、更绿色的方向阔步前行。
华钠芯能:“双碳”浪潮中的新能源先锋
在“双碳”目标大力推行的现今,构建高效能源体系已刻不容缓,新能源领域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4年前,华阳集团就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紧紧抓住行业的发展契机,将目光投向了钠离子电池。
走进华钠芯能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此时,华钠芯能正积极拓展应用领域,在电化学储能以及井下无轨胶轮车应用方面精心布局,由此形成了绿色、低碳的连锁反应。
华钠芯能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方面,针对钠离子电池批量生产涂布工序合格率影响较大的问题,华钠芯能努力补齐短板,不断提升整线合格率和工艺标准。他们建立起了完备的质量管理体系,对生产材料、工艺参数以及成品检测等各个环节都严格把控,成功有效地降低了次品率,确保了产品质量的稳定。另一方面,华钠芯能全力锻造长板,致力于打造全产业链,加速产业链供应链的优化和升级。
在车间的另一角,山西晚报记者一行看到了各种环保和节能设施有序运行。华钠芯能在环保与节能方面不断发力,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强化设备维护、构建严密的监测体系、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开展相关培训以及参与各类环保活动来治理环境;通过对标行业先进水平、进行校准评估、充分利用峰谷电价、改造设备、加强设备管理等手段来实现节能降耗。
华钠芯能的相关负责人站在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展示厅里表示,未来,随着“双碳”目标的持续深入推进和新能源产业的不断壮大,这里有希望在全球新能源的广阔版图中占据更为关键的位置,引领整个行业朝着更加绿色、低碳的方向大步迈进。
盂县晋阳:用光伏点亮绿色未来
走进盂县晋阳,这家专注于光伏电力生产的企业,光伏区内,一台台设备有序运转。这里配置着87台箱变、162台集中式逆变器、204台组串式逆变器,共有7条35kV集电线路接入升压站35kV母线,经过2台50MVA变压器升压后,通过110kV源温线接入温池220kV变电站实现并网。
曾经这里是一片荒芜,到处都是深深的坑洼,荒草肆意生长,看不到半个人影。而现在,总占地3800亩的采煤沉陷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登上高处放眼望去,3万余块光伏板整齐排列,仿佛一片蓝色的海洋在广袤的大地上铺陈开来,闪烁着神秘而又迷人的光泽。
“这里年均利用小时数达到1396小时,年均发电量1.28亿度,每年能够节约标准煤5.12万吨,减少碳排放12.76万吨。”盂县晋阳发电站站长路海军站在光伏板旁说,“光伏发电站自开工以来,始终得到了市、县及镇三级政府的全力支持与热忱帮助。”
作为光伏电力生产企业,肩头担负着发展属地经济的责任,企业将坚守“打造全国一流绿色能源企业”的愿景目标,切实做到以光治山、以光治荒、以光成景,为盂县光伏产业的发展以及环境治理工作开辟出一条崭新的道路。
能源企业的转型之路,孕育着城市的生态变迁。阳泉在能源领域的不懈探寻和卓越成就令人刮目相看,但这只是迈出的第一步。未来,我省将继续与时代同行,深度加快能源转型,不断进行前沿技术创新,一直强化绿色发展观念。相信在各方的携手努力下,会有众多企业蓬勃涌现,为能源事业注入强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