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涵养“也不例外”的“律己之心”
2024年07月26日 10:39
来源:中新网山西

  纪律是党的生命线。周恩来的办公室,“除有关人员外,别人都不得入内,亲属朋友如果不是来谈工作的,也不例外”。“也不例外”体现了党的纪律是铁的纪律,是不打折扣、不搞变通、不优亲厚友的纪律。青年党员要把“也不例外”贯穿在修身养性、做人做事全过程,让“律己之心”成为校偏差、守正道的“硬杠杠”。

  拉起思想“警戒线”,在常学常新中固本培元。“吏不廉平,则治道衰。”中国自古就有许多律己典范,比如孔奋“身处脂膏不自润”、包拯“不持一砚归”、杨震“四知拒金”等律己佳话广为流传,这是一种思想的觉悟、信念的守成。青年党员初出茅庐、涉世未深,要时刻拉起“警戒线”、敲响“警示钟”、常破“心中贼”,不断校正思想偏差,不能因为自己是年轻人、工作繁忙、时间不够用,就可以不学习或者少学习党的理论、政策、条例等,而是要做到党纪面前不搞特殊、不找借口、不求例外。要多给自己“松松土”“锄锄草”“培培根”,在常态化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吐故纳新、铸魂聚能,把“也不例外”的“律己之心”内化为“日用而不觉,失之则难存”的一种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炼就“金刚不坏之躯”。

  守住小节“兜底线”,在常悟常进中激浊扬清。“堤溃蚁孔,气泄针芒。”《却赠檄文》中说道:“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青年党员要深刻领悟其中之义,充分认识小节上的“点点滴滴”都将成为大节上的“浓墨重彩”。要时常扪心自问、反躬自省,是否做到了“不踩红线、不触底线、不碰黄线”,清醒认识铁的纪律不会为任何党员干部“网开一面”,牢记小事小节是第一道防线,时刻把“也不例外”的“律己之心”置顶,做到“大节不可失,小节不可纵”。

  架好带电“高压线”,在常修常炼中正本清源。“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中国共产党的“十万个为什么”》中有这么一问,为什么入党誓词几经修改却始终强调它?它是什么?就是“纪律”二字。青年党员要以百年党史为“营养剂”,从中汲取“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锦州苹果,一个不拿”“入沪不入户,露宿街头”的遵规守纪“营养液”。自架“高压线”、设立“防火墙”、破除“潜规则”,主动在“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中把好履责“方向盘”,系好廉洁“安全带”,使“也不例外”的“律己之心”真正成为日常习惯和基本遵循,为干事创业、造福人民“保驾护航”。

  李鹏飞

【编辑:任曼曼】
中新图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