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8月16日电(高瑞峰 张新星 周博)“养三文鱼的水域属于沁河流域,这里的水质清澈、富氧,水温适宜,养殖条件特别难得。”山西省沁水县张峰村三文鱼养殖基地负责人胡进富介绍。
沁水县张峰村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冷水鱼养殖基地,该基地已逐步形成集养殖、加工、冷链运输为一体的三文鱼产业链,年贡献产量达到800吨。
“三文鱼养殖需要具备两个基本要素,优质的水源和适宜的温度。”胡进富说,基地的水源来自张峰水库,水质优良,清澈无污染,达到了饮用标准。同时,水温恒定,常年保持在12摄氏度左右,适合冷水鱼类的生长繁育和规模化养殖。
得益于当地相关部门持续保护沁河流域生态,对生存环境要求特别高的三文鱼,从大山深处游出山西、游向全国。
今年3月,沁水县检察院干警在履职中发现,位于沁河沿岸的郑庄镇、端氏镇河道内有大量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不仅对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困扰,而且严重影响了河道安全和沁河流域水环境质量,对三文鱼的生存环境造成威胁。该院以行政公益诉讼立案,并与涉案单位相关人员进行现场磋商,明确责任范围,商讨整改方案。经过一个多月的修复,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此外,沁水县检察院干警在三文鱼养殖基地开展调研,面对面了解该企业法治需求,“点对点”帮助企业解决涉法难题。为尽快帮助三文鱼养殖基地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沁水县检察院联合该县知识产权局,对申报工作的政策要求、技术标准、流程规范等方面进行指导,对申请中存在的相关法律问题和企业需求多次答疑解惑。
与此同时,沁水县检察院持续开展“河湖治理”专项行动,常态化推进“河长+检察长”协作机制,会同相关行政部门合力推动解决了一批沁河管理保护难题,持续守护着三文鱼的家。
“只有护好生态,才能让一条条活泼的小精灵富了农家、兴了乡村。”沁水县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主任杨晋波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