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8月21日电 一男子欲办理网络贷款,却因对方诱导其“刷流水”而沦为洗钱工具。8月21日,襄垣县公安局发布一起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典型案例,警示民众莫因“邦信”而沦为犯罪“工具人”。
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当事人李某系襄垣县王村镇人。近期,李某想装修新买的房子,因自己征信不好无法在银行办理贷款,便想在网络上办理。
李某上网期间看到一则网络贷款广告,便主动联系对方,但对方称李某银行卡的“流水”不够,要求往李某账户中转钱。同时,对方要求李某下载一个第三方购物APP,购买对方指定的商品。
在对方的引导下,李某将自己名下的4张银行卡、支付宝及微信号全部提供给对方进行“刷流水”。8月19日,襄垣县公安局王村派出所在工作中发现该线索后,随即对李某进行调查。
经对李某手机以及银行卡账单进行取证分析,民警确认李某帮助洗钱总额度为65380元。目前,李某因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已被襄垣县公安局取保候审。
襄垣警方提示:民众不要轻信“刷单”“刷流水”等诱惑信息,不要被“低风险、高回报”等所谓投资机会蒙蔽,谨防因为贪图小利而触犯法律。(完)(胡慧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