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8月28日电 (胡健 马静波 刘晓玲)走进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许堡乡大王村公墓,在树木掩映间是整齐有序的墓穴空地,此地背靠六棱山,远眺是册田水库,四周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充满着宁静与祥和。
据了解,这里原是一处沟地,经过挖土填坑、平整压实之后,将其改造成公益性公墓。该公墓占地面积约10亩,总投资19.6万元,可安置墓穴3240个。公益性公墓建设关系民生福祉和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是推动绿色殡葬、倡导文明祭扫的一个缩影。
为加快推进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促进殡葬事业健康规范发展,今年以来,大同市云州区在全区范围内实施农村公益性公墓项目建设,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为此,云州区坚持节地生态、依山就势原则,立足全区实际和民众祭扫需求,统筹推进、整体布局。根据各乡镇区域人口数量、村民分布情况及地理交通环境等因素,科学合理地进行公墓规划选址,确定公益性公墓建设规模和布局。
云州区公墓建设分为生态型和基本型两类,全区共建有14处公墓。云州区民政局项目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区公墓已建设完成,可投入使用,基本上可以实现全区各乡镇公益性公墓的全覆盖,极大地降低了民众的治丧负担。
“下一步,我们区里将以‘’绿色殡葬,生态殡葬’为目标,整治散埋乱葬,弘扬节俭文明治丧,切实推动公益性公墓这项民生工程办好、办实。”云州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