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9月20日电 9月20日上午,第二届山西非遗非药物疗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太原举行。记者获悉,大会将于9月28日在山西省科学技术馆举办。
大会由山西非药物自然疗法研究会、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山西老区职业技术学院、山西老区医学专修学院共同主办,主题为“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运用非药物特色疗法”。大会会期一天,分为开幕式、专题报告、领导巡展、交流体验四个环节。
截至目前,第二届报名参会的有62家单位71个项目280余人,比第一届增加了11家单位17个项目。大会以非遗中的非药物疗法项目为抓手,保护传承、推广传播非遗非药物疗法,让“双非”融入生活、融入百姓、融入社区、融入健康,成为人们的一种健康生活方式,为增强人民健康福祉、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贡献。
本次大会呈现四个特点:参展项目类别全、参展项目范围广、首推非药物特色疗法项目、突出现场互动交流。
大会既有传统的针灸疗法、刺血疗法、推拿按摩、正骨疗法、砭石疗法、刮痧疗法、中药外治疗法、拔罐疗法等疗法,还有音乐疗法、运动疗法、食物疗法、养生茶饮、非药物器械疗法等项目。
既有来自山东、河南、贵州等地的非遗非药物疗法“绝技”,还有来自苗医、藏医、满医等少数民族的非遗非药物疗法“绝活”。既有来自山西省中医院、山西省针灸医院、太原市中医院等大医院的名家能人,更多的是来自民间特色疗法的传承人。
为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非药物特色疗法项目的挖掘整理和推广应用,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健康,大会首次开展了非药物特色疗法项目“寻宝”活动,通过挖掘整理、走访调查、遴选评审,推出了2024十项非药物特色疗法技术,开幕式现场还将宣布并向项目的持有人颁发“2024非药物特色疗法”牌匾。
大会大部分时间安排的是现场交流体验,其目的就是要让观众在现场亲眼看到、亲耳听道、亲手摸到、亲身感到非遗非药物疗法技术的魅力,并以此为契机,认识、认同、学习、传播、应用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山西非药物自然疗法研究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保护传承、传播发展“双非”,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打造山西品牌项目。创新“双非”大会模式,提高“双非”的传承水平。让更多民众走近“双非”,体验“双非”,享受“双非”,将“双非”大会打造成山西的品牌项目。创建山西省“双非”传习基地。在全省筛选10名非遗非药物疗法传承人进入山西老区职业技术学院,设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双非”的传播,培养“双非”传承人。启动“双非”文化知识技术传播活动。组建“双非”文化知识技术传播小分队,走进社区、机关、学校、乡村,将“双非”文化知识技术送到百姓家门口,让老百姓零距离感受“双非”的魅力和带来的健康。开展“寻宝、推宝、用宝”活动。每年挖掘、整理、推出十项非药物特色疗法进行展示交流、成果转化,使散落在民间的非药物疗法得到收集、整理、利用并加以保护传承,同时引导传承人开展非遗项目的申报。(完)
(山西非药物自然疗法研究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