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9月25日电 秋高气爽,丰收在望的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东冶镁产业专业镇,迎来了五台云海镁业年产10万吨高性能镁基轻合金及深加工二期项目的最后冲刺。
据介绍,项目建成达产达效后,可实现工业总产值60亿元,新增就业人员2000人。劳动就业的前景给项目征地用地后的当地农民带来福音,五台县委、县政府在项目建设的征地用地上,采取“机制+制度+民心”的做法行之有效。
“六项机制”堵塞不正之风
作为主体责任的五台县自然资源局从一开始就牵手相关责任单位,建立了项目用地保障共同责任机制,明确了各自的工作职责;建立了工作会商机制,协调解决用地报批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建立了用地卷宗报批业务学习培训机制,提升了基层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建立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调查工作机制,加快了调查速度。
同时建立了精简用地审批机制,压缩了审批时间,实行了并联审批、容缺受理等,提高了审批效率。建立了监督考核机制,对用地保障工作进行了定期评估和考核,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科学建立的“六项机制”,确实保障了项目征地用地的顺利进行。
“七项制度”共筑“绿色通道”
为确保项目建设征地用地工作的正常开展、有效实施,五台县自然资源局又出台了“七项制度”。即:联络员制度。信访受理制度、分类处置制度、立卷归档制度、数据汇交制度、要情专报制度、定期汇报制度。“七项制度”的建立,将11个职能单位“串”在一起,各负各责、各尽所能,共同建起了为民办实事的“绿色通道”,也筑起了禁止不正之风的“廉政墙”。
“四议两公开”做到群众心坎上
企业于2023年1月4日与项目所涉及的东冶镇永安村委签订了补偿协议,征用集体土地88亩,每亩补偿45768元,共计402万元。如何公平、公正、公开地惠及每个村民,县、镇、村委组成了协调领导组,按照“四议两公开”的程序,用“村党支部提议,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决议、群众代表定议”的办法,确定为永安村60岁以上的133名老人办理享受养老金待遇。
永安村78岁的村民周俊婵,每月领取养老金1350元,“我一个农村老太婆,想不到还能领上退休工资。”
“横向协作”立竿见影 失地农民不失生活保障
五台县东冶镇五级地村在云海镁业二期工程建设中,涉及占地449亩。其中,失地农民71户。如何让农民失地不失生活保障?
五台县自然资源局联系相关单位建立了横向工作协作制度,协调解决每个失地农民的生活。五台县人民政府出具了县级征收土地申请;县纪委监委出台了《关于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实施方案》;县政法委对拟征收土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进行了备案;县人社局及时足额拨付失地农民补偿资金。
今年77岁的村民王翠英,失地5亩,得到补偿金22.88万元,“丈夫去世早,自己风里来雨里去,一年辛苦劳动,5亩地也赚不到4000元。如今,一下子给了这么多钱,相当于56年的土地纯收入。”
五台县在项目征地用地上创新打造的“机制+制度+民心”的工作新模式,切实保证了重点项目的征地用地;保证了失地农民不失生活经济来源;保证了各个涉农部门的密切配合;保证了干部队伍的纯洁性。构建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受益于民”的民心工程。(完)
(金俊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