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老树春深更著花 ▏树苌先生的新高度
2024年10月08日 13:30
来源:大器文化

  树苌先生的新高度

  文/高风

  8848.86米,是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2020年发布的最新高度。从8848.13米到8844.43米,再到8848.86米,珠峰高度的一次次刷新,无不表明人类对地球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


典却青衫供早厨,老妻何必更踌躇。瓶中有醋堪烧菜,囊底无钱莫买鱼。不敢妄为些子事,只因曾读数行书。严霜烈日都经过,次第春风到草庐。元 吕仲实诗  甲午孟夏于古并州       137cm×34cm×4

  在中国书法界,田树苌先生是一位极富才情、极具特色的书法家,他的书法艺术成就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赞誉。他曾获得省、全国书法大赛多项荣誉。他的作品被收录于百余种专集与选集,2000 年 12 月,他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田树苌书法展”,引起强烈反响。2004 年,在中国收藏家协会评选的“中国当代书法家排行榜”中,他名列前茅。2005 年,他的作品入选纪念故宫博物院建院 80 周年“首届中国当代名家书画收藏展”。

  然而在最近二十年里,他却深居简出,更多的是在山西本土活动,较少走出去参与国内外书法展览和交流,以至于和近年来名声鹊起、活跃在国内外书坛的明星书家相比,有的人就说树苌先生名气变小了,影响力下降了。

  果真如此吗?今年12月,田树苌先生将迎来他的八十岁生日。在这一重要时间节点上,一些长期关注中国书界动向,能够经常近距离接触到田树苌先生的圈内人,呼吁“探测”田树苌先生最新的艺术高度。本文将从四个“为”度,为专业人士提供素材,供有识之士去测量、评价。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站在那高处望上一望,你看那汾河的水呀,哗啦啦流过我的小村旁。      149cm×30cm

  为业:心力合一 人寿书老

  今年八九月份,书圈疯传一则树苌先生以八十高龄现场草书巨幅《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视频,引起叫好声连连,众人惊呼“酣畅淋漓,豪情一挥”“神完气足,气势磅礴”“行云流水,挥洒自如”……当代书画大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镛对此评价道:“树苌的书法以汉魏为基,晋唐为骨,取法明清,意蕴奇荡,气象豪迈,能够突显出不拘成法的自家格调。他以八十高龄还能挥毫创作巨幅草书,令人赞叹!人说书法的最高境界是人书俱老,我觉得树苌是书老人不老。”

  可以说,书法是田树苌先生一生的职业。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树苌先生从文艺团体调入到山西省书法研究会,成为筹备山西省书法家协会的第一个专职书法工作者。期间,他经常接触老一代书家卫俊秀、徐文达等人,亲聆教诲,受益匪浅。此后的三十多年里,他一直在山西省书协工作,曾担任省书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在书协的工作中,除了组织展览、举办培训等日常工作外,还要接待各地来访者,因此书友之间经常论道、谈艺,有信息交流,也有学书感悟,这些都为他提供了极好的学习机会。在多年的书法研习中,他诸体皆擅,风格雄健豪放,后来逐渐将书写重点转移到行草书上。

  早在二十多年前,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书法大家王学仲曾在评价田树苌时说:“他在书法思想上似多受傅山影响,所以他在书写上多以性情为主。有人评其书意胜于法,我以为树苌能在意与法之间更臻圆融之境,甚有河朔高旷之气象,中岁如此,晚年可期。”

  果然,在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圈内人近乎一致认为,树苌先生最具鲜明的草书艺术风格的日益形成,正是在他六十岁退出书协日常行政工作之后。书法家、中书协原副秘书长、《中国书法》杂志社原社长刘正成先生早年就认为树苌先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天才书法家”,最近在看过树苌先生近年来的一批草书作品后,刘正成评价道:“树苌今天的草书比他二十多年以前有了很大的升华,既有天才式的表现形式,又有相当高的控制能力,这一点正是当代书法最缺失的部分。”

  近几年来,树苌先生以其即将八十高龄,连续举办多个个人展和联合展,其旺盛的创作力和不断推陈出新的能力,令许多人赞叹不已。2021年9月,个展“大道魏风——田树苌书法作品展”在大同开展;2023年10月在太原举办“田树苌书画小品展”;2023年6月,与张明智、任晓军联合举办“我写我心”书画作品展;2023年12月,与马俊青、白杰联合举办“表里山河咏晋诗文书法展”;2024年7月,与赵国柱等六人联合举办“三晋七友书法展”。特别是今年5月,“大道魏风——田树苌书法作品展”荣获中国书法风云榜书法展览(个展)大奖,对树苌先生“深厚扎实的传统功力,雄浑豪迈的书法风格”给予了高度评价。

“大道魏风——田树苌书法作品展”

  为学:博涉多取 熔古锻今

  “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用在树苌先生身上极为贴切。树苌先生 1944 年 12 月出生于山西祁县的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的文化名人,对书法艺术有着深厚的造诣。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田树苌自幼便沉浸在书法的世界里,如痴如醉,勤奋刻苦地钻研着每一个笔画、每一种笔法。

  在此后的职业生涯里,得益于三晋文化的滋养,以及对魏碑和傅山书法的深入研究,树苌先生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书法艺术风格。有书法评论家指出,他的行草书如行云流水,笔势连贯,线条流畅而富有变化,在洒脱中蕴含着深厚的功力,明显受到米芾和傅山书风的影响,作书时毫无挂碍,以气驭书,不计得失。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太白 将进酒    己亥春月于并州晋风阁       34cm×518cm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太白 将进酒 己亥春月于并州晋风阁 34cm×518cm

  树苌先生曾说过,“我的审美取向有两点:一是深厚感,就是沉雄、博大,主要是北碑、汉隶,我不喜欢精巧、娟秀一路。二是大气感,像傅山行草所体现出的磅礴淋漓。”他坦言:“这两点是我对中国书法精神进行全方位审视、把握后所得。既能体现书法的时代性,时代性的特征就是蓬勃昂扬,奋力进取,快节奏、现代化;又能体现我的个性,实现我个人的生命体验,那就是积极向上,快乐的生活。”

贺贻孙 论诗语 49‍cm×25cm×3

  从他六十岁以后创作的书法作品中可以看出,他仍然在不断地将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在继承古人精髓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从而使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更加鲜明。他的作品不仅体现了他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精湛技艺,更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2024年4月29日,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行、草书展览在山西太原开展,这是山西首次承办国家级书法展。展出期间,树苌先生和来自国内外的书法名家广泛交流,他本人虽腿不灵便,但也几次到现场观展,其中一次在展馆走来走去,边走边看,与身边人讨论作品,近两个小时没歇着。树苌先生谦逊地说:“这是送上门来的学习机会,要多走走,多看看。”

  为师:奖掖后学春风化雨

  熟悉树苌先生的人都知道,树苌先生迄今并未收过拜入门下的弟子。但大家又知道,树苌先生对于后辈的提携可谓是竭心尽力。

  早年,他就在书法教育和推广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他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三、四届理事,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他积极参与各种书法展览和交流活动,将自己的书法艺术经验和技巧传授给年轻一代,耳提面命辅导过一大批优秀的书法人才。他还通过举办书法讲座、出版书法著作等方式,普及书法知识,推广书法艺术。他的书法作品和书法理念,为年轻一代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激励更多的年轻人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创新。

  近年来,树苌先生对年轻一代的扶持有过之而无不及。去年夏天,一位年轻学子从新疆慕名来见树苌先生,送上自己刻制的一枚闲章,先生仔细端详后边称赞边说,我以后在自己的书法作品上要多盖这枚印章。今年七月,中国书法报曾刊发一篇《我眼中的书坛后辈白杰》,文章两千余字,是树苌先生埋头伏案,一字一句,一笔一画写出来的。此前,他还为另一位青年书家孙晓光的新书作序,也是洋洋洒洒近三千字,对后辈的提携之情至深至切。

  在山西书圈有个说法,但凡是年轻人办的书展,树苌先生是逢请必到,逢到必讲话或指点。2020年12月,他出席窦元章等七人联合举办的“笔尖下的诗韵山西”书法展;2022年9月,他出席孙晓光“沧浪踏歌”书法展;2023年2月,他出席王鑫等人联合举办的“书写经典”七人书法作品展;2024年2月,他出席白杰等十二位青年书家联合举办的“文脉颂黄河”书法篆刻展……身边有人做过统计,仅在最近三年,他出席年轻人的书展不下三十次。

  为友:开朗豁达义厚情深

  树苌先生的书法飘逸流畅,雄浑豪迈,正是其宽厚、豪气、淳朴个性的外在表达。树苌先生虽是八十高龄,然音洪嗓亮、酒量非凡。农历十月二十八日是树苌先生的生日,每到这个日子,山西书圈的朋友们、树苌先生的粉丝们,就开始张罗着给他过生日,尽管树苌先生会一再推辞“要低调、低调”,但祝寿的酒局总能成为山西书圈一件盛事。

  一次,山西省书协主席石跃峰先生在致酒词时说:“田老师在艺术上的成就代表了山西的一个高度,他既能写,也能画,放到全国毫不逊色,值得后辈学习;田老师本人既师古,也创新,年近八旬仍在追求变化、探索新的书写风格,值得后辈学习;田老师是山西艺术界的宝贵财富,我们后辈更要保护他,爱护他,让他少喝点酒,让他健康长寿,让他的艺术生命更长久,影响更多的人。”

  但迄今为止,树苌先生以书会友、以酒会友的宗旨一直没变,该喝的酒他一杯都不少喝。在与朋友们聚会的酒场上,经常能看到他精神焕发,来者不拒,发号施令,维持秩序的勃勃英姿。如若有幸,还能见其酒后移步书案,泼墨挥毫,笔下如有风雷,成篇大气磅礴,令观者称绝叫好。

  树苌先生的书房设在闹市,一署“晋风阁”,另署“四宁轩”,均旗帜鲜明地亮明毕生追随三晋先贤傅山先生“四宁四毋”的艺术信仰。书房的墙上,挂着田老师自己的作品,陈列自然随意。在这里,经常能看到上门请树苌先生为单位题写匾额或为家人题写寿联的新朋旧友,树苌先生基本上有求必应。今年夏天曾有一位年轻朋友为自己的鸡蛋品牌让树苌先生题写商标名,先生毫不推辞,一口气横竖各写了三条让年轻朋友挑选。在书房,还能经常看到树苌先生与一众文朋酒友喝茶聊天,大家无拘无束,自然自在,到饭点时再从书房地上堆如小山的箱子里取几瓶酒,一起走向附近的老字号清和元酒家。

  田老师说过:“我总的审美取向是阳刚壮美,点画饱满圆厚,结字紧密而荡之以逸气。我自忖,这种审美选择是黄土高坡、河汾故土的淳厚朴实的民风熏染所致,也与自己开阔豁达的性格有关,如是而已。”他的这种自成一家的艺术成就和性情中的雄浑气度,吸引来圈内外众多的大小朋友。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心绪逢遥落,秋声不可闻。唐 苏颋 汾上惊秋 癸卯早秋 134cm×33cm

  这就是最近二十年来的树苌先生,这就是即将年满八旬的树苌先生。刘熙载云:“书者,如也,如其才,如其学,如其识,总之曰如其人而已。”阅尽千帆,如今的树苌先生早已宠辱不惊,不再为名利所动。站在今天这个时间节点上,对业内外褒贬、是非、评价都能微笑面对、淡然处之,或许正是树苌先生最新的高度吧。(作者系新华社高级记者)

【编辑:郭飞颖】
中新图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