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10月23日电 小店区平阳路街道亲贤社区位于太原市城南商圈的核心地段,占地0.8平方公里,常住居民1.9万余人,流动人口3万余人,是太原市第一批村改居社区。针对新成员融入社区大家庭的问题,亲贤社区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平台作用,积极探索出了“三小三大三聚焦”运行模式,走出了一条“搞好小活动、宣传小人物、讲清小道理、做好小事情、解决小问题、打开小心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常态运行管理“六小工作法”。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
小平台搭建大阵地 聚焦资源整合“成风化俗润无声”
整合资源,打造文明实践综合体。亲贤社区积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盘活辖区资源,充分利用近8000平方米的集体用房,升级打造了敬贤楼、孝亲楼文明实践综合体,服务项目涵盖了婴幼儿服务、儿童教育、青年就业、中年大学、社区食堂、居家养老、临终关怀等全生命周期。
丰富内容,做优文明实践凝聚力。亲贤社区成立百姓宣讲团,进一步丰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三味学堂、民心讲堂、书记夜话等活动内容,并在新媒体平台开设了“宇哥讲理论”“百岁老人讲党史”等栏目,用快板、莲花落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理论宣讲更“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社区举办的邻里节、运动会、技术比武、国学诵读、文艺汇演等群众性文明实践活动更是吸引众多居民参与。
贤人辈出,激活文明实践新动力。走进亲贤社区文明实践站的各活动室,日常的舞蹈、书画、唱歌、非遗等培训均由居民中的“文化能人”自发组织,走出了村改居社区文明实践居民自治的常态化路径。社区还设立了“贤人榜”,推出创业、学霸、匠人、家风、榜样、好人等系列亲贤故事,通过典型示范,引领时代新风,在润物无声的文化浸润下,亲贤逐步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幸福村。
小角色发挥大作用 聚焦志愿活动“一枝一叶总关情”
招贤纳才,汇聚志愿“星”力量。以“三化志愿服务法”为核心,充分发挥乡贤、“五老”在群众中的威望和影响力,组建15支志愿服务队伍,有序组织800余人参加日常志愿活动。培育夕阳红公益缝补坊、辣妈学院、法律诊所等16个公益项目,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从“独角戏”变成“大合唱”。同时,社区以百姓需求为出发点,从深化“蓝马甲”志愿活动着手,打造了“快车、医疗、总管、摄影、宣传、巡查、便民、爱心、维修、助学”十大品牌志愿服务队,以满足居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
移风易俗,引领文明新风尚。坚持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众人商议的运行理念,结合乡土习俗,制定村规民约,组建了红白理事会、小院议事会、法治诊所、一个观众的演出、捡跑团等社会组织,通过“两长四员”、基层治理月月谈、小院议事会等群众组织传播文明乡风,引导群众自觉抵制天价彩礼、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进而深化移风易俗,培育弘扬新风正气。
小服务释放大效能 聚焦基层治理“化作春泥更护花”
目标导向,精准服务关键人群。紧盯特殊和困难群体,加强关心关爱,回应群众关切,通过创新“嵌入式”养老模式,引进易照护养老服务站、卫生服务站,为空巢、独居老人等提供日间照料、陪诊就医服务,满足居民群众“家门口”的实际需求,通过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的民生保障,让群众享有更加殷实、更加舒心、更有尊严的生活。
创先评优,分层推动基层治理。积极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为基层治理当好先锋,通过开展党员“亮剑”“先锋”“示范”三大评选行动,悬挂“党员中心户”标识,开展“楼道先锋岗”“卫生责任田”活动,充分调动了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掀起了全民争当志愿者的热潮。
亲贤社区将以文明之光,照亮千家万户,共同担负起老百姓的急难愁盼,让“文明”的种子在每一位亲贤人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代代相传。(完)(小店区委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