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11月6日电 题:2024年新入职高校毕业生:逐梦前行的华阳新生代
当初出茅庐的新时代青年,逐梦华阳集团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矿山内外处处激荡起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他们在华阳集团这一广阔平台上快速成长、大步向前,展现出自信自强、创新有为的精神风貌。
从炎炎夏日到金桂飘香,今年新入职的高校毕业生经历了什么?
走出“温室”经受风雨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但温室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
10月29日,晨雾朦胧,运输分公司工程管理中心实习生高在东和师傅荆双玉走在一矿排矸场,讲着对修缮排矸场屋顶的见解。“小高大学学的是土木工程,基础知识扎实,缺少的就是一些实践的能力。”荆双玉说。
3个月,高在东完成身份转变。“师傅总给我留下学习空间,遇上合适的时间、工程让我参与,这对我帮助非常大。”高在东说。从捧着小本本专心记录到爬高摸低、加快工程进展、提出工程措施,高在东的实践能力一直在提升。
“实习刚开始,单位就给我安排了两个师傅,一个负责我的思想建设,一个负责我的业务培养,在他们的指导下,我对运输分公司的工作有了系统全面的了解。”高在东说。
每项工作都要下足“绣花”功夫
“几个月跟班学习,我最深切的感受就是工作标准高。无论是干什么都要反复推敲、仔细琢磨、扪心自问,是否尽了全力,是否还能做得更好。”产业技术研究总院新能源研究分院实习员工李祥在这3个月的实习中,定期总结复盘。
近年,新能源研究分院坚持把新入职员工尽早纳入工作岗位经风雨、壮筋骨、长才干,让他们在工作一线更深刻体悟公司发展的现状,更快找准自己的定位,在历练中筑牢成长基石,更好地展现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实践出真知,磨砺长才干。为帮助新入职员工更好地总结、分析、评估自己的成长情况,新能源研究分院组织新入职员工每周进行交流分析,通过PPT展示、口头表达分享自己的工作情况。
“每次分析,我们部室的所有人员都在,新能源研究分院的院长也会来,现场听我们对技术、部门项目等领域的理解和工作推进情况。”李祥说。
工作上有专门的老师毫无保留的指导,无条件传授他们多年的工作经验;生活中有师傅无微不至的关心,帮助解决衣食住行等问题;个人发展上有领导关注,精心制定成长规划。“下一步我会继续在干中学、学中干,尽全力掌握技术和生产方面的知识,为华阳集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李祥说。
用行动去追逐梦想
在太原理工大学读研时学习矿业工程的王智景,一直认为“在综采队才能更好地施展自己的学识”。当他在地面亲眼见到并动手维修综采队在井下生产所用的一系列设备后,说:“我还是得多学一点东西才够格。”
梦想没变,但是认知变了。“我在机电工区实习了两个月,二矿安排的老师有‘刘三海工作室’主导者刘三海、省级劳模毕兵强,他们的授课让我明白自己需要学的东西还很多。”王智景说。去综采队是他的短期目标,但是实现这个目标,要建立在自己能够胜任这项工作的基础上。
如今,王智景的目标很明确,要继续跟着这些优秀的老师学习井下安全知识、生产知识、技术知识,顺利从“实习期”结业,像老师们那样,沿着自己选择的道路,用汗水与拼搏铸就最闪耀的成绩。(完)
(杨子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