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11月8日电 “间隔棒挂载完毕,准备上升空吊钩并前往作业点上方”。近日,山西忻州静乐,在500千伏JX一线停电检修作业现场,随着地面配合人员将相间间隔棒导线端金具挂载至FC30运载无人机空吊钩上,国网山西超高压输电公司飞手李庄操控无人机开始上升并前往导线作业点位上空。
与此同时,女飞手王一慧操控着一架御2进阶版无人机对整个运输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密切跟踪FC30无人机确保与导地线保持安全距离。到达作业点上方后,运载无人机下放空吊钩,通过与导线上作业人员密切沟通配合,细微调整无人机位置,将相间间隔棒导线端金具精准传送至导线端作业人员手中,至此,山西省首次秋检现场无人机传递作业完成。
据了解,为确保此次传递作业成功开展,无人机飞手结合激光点云数据,提前测算任务点位重要距离参数,包括导线相间水平距离、垂直距离及地线与中相导线的垂直距离,确保高空传递作业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再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确保做好作业人员脱钩取物的安全注意事项。
2日10时,由于作业点位地形复杂,传统运输方式难度大、强度高,飞手首先利用FC30运载无人机开展山地运输,将相间间隔棒、绝缘子串及各类作业工器具运输到线下指定位置,再针对线上安装流程,将相关设备精准传递至高空作业人员手中,高效助力此次检修作业。整个传输作业总计飞行30架次,一架次往返仅需10分钟,运输效率相比传统方式提升了5倍,也大大节省了地面辅助人员的人力成本。
近年来,无人机以其“飞行高、视野阔、传输快”等优势,广泛被应用到输电业务运维、检修、验收等各类作业现场。国网山西超高压输电公司聚焦无人机多挂载技术探索研发,持续深化“无人机+攀登绳挂拆”“无人机+辅助照明”“无人机+除冰棒除淞”等十余个典型现场应用。而此次利用FC30运载无人机成功完成吊装传输作业,标志着国网山西电力在超特高压输电线路运检工作中,“无人机+”现场应用有了新的突破,也为接下来激光点云数据结合中大型无人机辅助现场作业提供可行的参考依据,对推进技术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实现输电专业机器代人具有重大意义。(完)(李冰倩 杜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