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大同阳高县:“保育”耕地 厚“织”沃土
2024年11月12日 16:33
来源:中新网山西

  中新网山西新闻11月12日电 晨光熹微,四台大马力拖拉机牵引着铧式犁,在大同市阳高县狮子屯乡上吾其村南一眼望不到边际的田地里,开展田间深翻作业。伴随着“突突突”的机器轰鸣声,深耕后的“土花”在晨曦的映衬下,闪出黑油油的光芒。

  眼下,阳高县大秋作物已收获完毕,该县农业农村局抢抓晴好天气,全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残膜回收和农田旋耕、深翻等整地作业,多措并举“保育”耕地,促进土壤“舒筋活络”,为来年农业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从废弃物到“秸”尽所能

  在龙泉镇沙河台村的玉米田地里,一台台秸秆打包机正在来回穿梭作业,散落在田间的秸秆接连被“吃”进机器,经过压实、固定,秸秆在声声轰鸣中变成了整齐的“包袱卷”。

  “秸秆是个宝,一烧可惜了。这几天我们村农机手们累计收集农作物秸秆4000余吨,农民增收8万余元。”沙河台村党支部书记赵凡看着眼前大片的秸秆包欣喜地说,“秸秆‘变废为宝’,解决了农户‘丰收后的烦恼’。”

  “阳高县创新‘秸秆+N’模式,探索出一条符合塞北黄土高原丘陵区秸秆综合利用的新路子。”阳高县农业农村局发展规划股股长王志明说,“阳高县初步形成了以秸秆直接还田的‘肥料化’利用,养殖‘饲料化’利用、生物质颗粒‘燃料化’利用为主,‘基料化’‘原料化’利用为辅的‘农用优先、多元化利用’的格局,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了87.1%。”

  回收残膜助力“排毒养颜”

  “这一车废旧农膜差不多400多斤,是我到农户地里回收的加厚地膜。回收废旧地膜,我每天能兑换300多元。”在阳高县新晋丰薄膜有限公司,龙泉镇马家庄村农民曹伟正准备将回收的满满一车废旧农膜卸车。

  连日来,在阳高县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户清理废旧地膜的身影,村民们将地里的废旧农膜装车,统一回收,派送到指定地点进行回收、科学处理。

  阳高县按照“边整治、边宣传、边引导”的思路,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宣传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工作。“今年全县扎实有序完成了8万亩加厚高强度地膜的前期推广应用任务,地膜使用涉及10个乡镇89家实施主体,为后期顺利完成地膜回收工作奠定了基础。”在11月1日山西省地膜科学使用回收技术阳高县培训班上,阳高县副县长马斌说。

  深耕“唤醒”土地活力

  在阳高县牧友恒泰草业有限公司的田地里,大马力拖拉机悬挂着液压翻转深耕犁正在进行土地深翻作业,泥土被翻出地面,将表土层翻到下层,片片农田褪去“黄金衣”,披上了“黑甲片”。

  “截至目前,我们已秋翻了5000多亩土地。秋翻地不仅能改善土壤、加深耕层、消灭病虫害、清除杂草,还具有蓄水保墒、减轻来年备耕压力等作用。”该公司经理张卿说。

  连日来,阳高县农业机械发展中心按照“因地制宜、就地就近、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抢先抓早,结合各乡镇面积情况,明确时间节点,实行挂图作战,高质量、高效率推进秋翻地工作。“阳高县秋翻地已掀起高潮,我们加班加点调用农机力量,整体布局,整村推进,全面开展农田秋翻作业,力争在封冻之前应翻尽翻,服务明年春耕生产。”阳高县农业机械发展中心主任李宇鹏说。(完)(孙展春)

【编辑:董臻】
中新图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