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11月13日电 虽说初冬的五台县白家庄镇一片寒意,可6个村的村民在临时过渡房中却暖意融融。村民白爱平,今年69岁,原有住房5间,建筑面积30平方米,可新村规划却能分到180平方米的宅基地,建筑面积60平方米。老俩口高兴地逢人就说:“回迁居住真好,住房面积增加了一倍,拆迁补偿款还足够,我家的好日子就要来了。”
这是五台县自然资源局按照县纪委监委的工作安排,以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为指导思想,按照“先易后难、分类化解、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为解决群众身边的贴身问题而取得的明显成效,并成功打造岀了一个“一找一定一整治”的工作模式,踏踏实实将“为民办实事”落在了实处。
找依据、定方案、整治懒政不作为。五台县丰台文苑商贸住宅小区是由山西诚成鑫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承建的综合性建筑群,2011年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2018年以来,已先后建起11栋楼,建筑总面积99990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86028平方米,拥有住户798户。因规划未验收,一直不能办理不动产登记手续,致使住户担忧发愁,怨声载道。今年,为了彻底解决这个拖了6年的“办证难”问题,五台县自然资源局千方百计查找到了山西省房屋产权登记确权颁证清零行动协调机制工作小组办公室发放的《关于认真做好全省房屋产权登记确权颁证清零行动“后半篇文章”的通知》,在五台县纪委监委整治懒政不作为的监督下,联合县住建局、县行政审批局、县税务局等部门,深入丰台文苑小区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并明确各部门职责,对于手续不全的情况,按照“缺什么补什么、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完善了各项手续。日前,五台县自然资源局已给手续齐备的326户居民办理了“首证”,为公司后续办理手续打开了融资渠道。第一个办理不动产登记手续的住户是罗洋女士,她高兴地说:“停了6年的不动产证终于能办了,悬着的这颗心总算能放下了。”
找政策、定思路、整治回迁纠纷。早在2016年6月,由大同煤矿集团忻州同华煤业有限公司在五台县白家庄镇实施煤炭资源整合,涉及有白家庄村、维坪村、石坡村、水湾村、西头村、野场村的村民需要拆迁住房、坟墓等。8年的时间,原定拆除后陆续回迁安置的6个村却因宅基地问题久拖不办、造成回迁纠纷不断,致使368户村民长期居住在临时过渡房中。今年,五台县自然资源局根据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关于2023年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的通知》,找到了山西省原36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能以特殊办法解决特殊用地,而作为贫困县之一的五台县也就成功争取到了25.9732公顷宅地指标,并顺利完成了相关审批手续。白家庄镇党委、镇政府又在五台县纪委监委的支持下,合理分配各村宅基地占用,具体确定了统一规划、统一分配、统一施工、统一验收的“四统一”工作思路,彻底整治了各村各自为阵、纠纷不断的状况。水湾村村民闫良良,拆迁补偿款给了60万元,给儿子在县城买了一套面积为115平方米的楼房,花了43万元,还剩17万元。按统一规划还能在村里分到住房90平方米,预计造价19万元。老闫扳着手指头算了一笔帐:“拆迁补偿款置换了二套房,自己贴了仅2万元,虽说等了6年,可现在终于落实了,真心感谢政府为民办好事啊!”
实践证明:五台县在解决群众热点问题上,实行“一案一策、一事一议”的办法,确实有效地打通了工作堵点,破解了工作难点,办理了工作重点,做到了群众的心坎上。(完)
(金俊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