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11月22日电 随着初冬的脚步渐近,大地似乎被一层静谧的寒意所笼罩。然而,在山西省夏县南大里乡的农盛果品蔬菜专业合作社,却是一番别样的生机盎然景象。这里,大棚西红柿的种植不仅为冬日增添了一抹亮色,也成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动注脚。
走进种植户李红的西红柿大棚,就如同进入了一个充满绿意和活力的奇妙世界。藤蔓交织,错落有致,西红柿或红或绿,晶莹剔透,挂满枝头。工人们在这一片绿色的海洋中忙碌穿梭,采摘着成熟的果实,他们的欢声笑语中充满了丰收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李红,这位与西红柿结缘六年的种植户,她的104亩土地上,12个大棚整齐排列,全部种植着西红柿。从正在采摘的蔬菜西红柿,到即将成熟的水果西红柿,再到刚栽上苗的鲜嫩植株,每一个大棚都承载着李红对丰收的期待。她的一年两茬种植模式,不仅让她获得了四到五万元的可观收益,也吸引了众多批发商超前来采购,有时日产量甚至达到上千斤。
近年来,得益于合作社的蓬勃发展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李红将自家的传统温室大棚改造成了现代化设施大棚。这些大棚配备了自动卷帘、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以及自动喷雾器,极大地降低了用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如今,喷雾器的工作时间从原来的半小时到一小时缩短到了十来分钟,甚至五六分钟,为李红带来了更多的便捷和收益。
夏县农盛果品蔬菜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自豪地表示,他们采用的滴灌方式一次可以浇三个大棚,同时配合叶面肥的喷洒,实现了上喷下滴的高效灌溉,既省时又省力。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的支撑,而产业的发展则需要依托特色。作为蔬菜之乡的南大里乡,大棚蔬菜种植面积达到了1.2万亩。今年,他们总投入160万元对传统蔬菜大棚进行了综合提升改造,目前现代化设施大棚已占65%,蔬菜种植合作社也发展到了41家。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夏县的大棚果蔬产业正焕发出勃勃生机。这些大棚不仅为当地菜农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绘就了一幅现代农业的绚烂图景,展现了科技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人与土地的深厚情感。(完)(贾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