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11月28日电 在历史底蕴深厚的山西夏县大地上,西阴考古博物馆项目正蓬勃开展。这一项目,不仅仅是对夏县源远流长文化底蕴的致敬,更是为未来文化事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项目现场:热火朝天,建设正酣
步入夏县西阴考古博物馆项目的建设工地,映入眼帘的是高耸入云的塔吊,机器的轰鸣声此起彼伏,响彻整个工地。建筑工人们头戴安全帽,身系安全带,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有的工人熟练地进行着脚手架的搭设;有的工人则专注于柱子钢筋的制作绑扎作业。整个施工现场一片繁忙而又秩序井然的景象,处处洋溢着热火朝天的建设氛围。
项目进展:稳步前行,成效显著
西阴考古博物馆建设项目自今年六月份正式启动以来,已取得了显著进展。截至目前,博物馆主楼正负零以下的主体结构工程已完成,一层主体结构的施工正进行着,设备用房的主体结构全部竣工,为博物馆的后续运行提供有力保障,室外工程南侧的土方回填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按照目前的施工进度,预计在2026年6月,这座承载着夏县厚重文化、悠久历史和伟大精神的博物馆将正式敞开大门,迎接八方来客。
项目保障:多方协同,共筑精品
作为夏县重点项目中的璀璨明珠,西阴考古博物馆项目总投资约1.7亿元,总建筑面积达12099平方米。为确保项目能够顺利推进,夏县文化和旅游局积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强化全方位监测。
他们制定严谨的项目值班制度,安排专人负责,确保24小时对项目进行实时监控。同时,定期与各参建单位召开工地会议,及时全面地掌握项目的最新进展情况。对于项目建设中出现的各类困难和问题,文旅局积极主动协调各方资源,群策群力,力求以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方式加以解决。
项目总指挥雷宁晋说:“在文旅局的高效协调下,我们现场的总配电室、施工用水等一系列棘手问题都得到妥善解决。我们将在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的根本前提下,紧紧抓住每一个有利时机,不断加快工程建设的步伐,争取工程按期高质量完成。”
项目愿景:文化高地,历史新篇
西阴考古博物馆项目精心规划建设一幢地上三层(局部四层)的大中型博物馆。其主要功能丰富多样,涵盖展厅、库房、文物修复区、文保工作室等。待项目全面建成后,这里将成为一处融合考古发掘、科学研究、文物保护、研学教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考古研究机构。
夏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卫俊正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对各项指标任务进行细致入微的量化分解,构建完善的目标责任体系,坚决实行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建立台账等高效工作机制。同时,持续不断地优化完善服务企业的‘快速通道’和解决问题的‘绿色通道’,为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强有力的保障。”
西阴考古博物馆不仅将淋漓尽致地展现西阴文化的独特魅力,还将通过全方位的文化遗产保护、广泛深入的文化知识教育、积极大胆的文化创新发展以及灵活多样的文物活化利用等丰富内容,为夏县的文化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崭新活力。这座博物馆将成为承载着夏县文化、历史和精神的独一无二的地标建筑,为夏县的文化高地建设绘就一幅绚丽多彩、气势恢宏的壮丽篇章。(完)
(贾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