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12月27日电 “零差距”“零失误”“零损耗”,晋能控股集团地煤宏盛公司机修部技术科技术员刘晓宇,12年来一直从事皮带机及其矿用设备的设计和安装工作,以卓越的专业技能和敬业精神赢得了广泛赞誉。
精益求精 测绘制图“零差距”
2012年,刚参加工作时刘晓宇主要负责设计符合采购方要求的矿用产品。这就要求他要下到煤矿第一线去测绘数据,收集产品的技术要求,根据测绘数据制作图纸,然后照图纸进行加工。
刘晓宇精益求精,每一张图纸都严格的对比审核,不出现一点差错。在图纸下达到车间后,他还要常常下车间和工人们一起,随时解决工人师傅们提出的问题,保证车间的正常加工,同时保证产品的质量。
亲力亲为 煤机安装“零失误”
多年来,刘晓宇先后指导安装红沟梁煤业筛分车间4部皮带机、北杏庄煤业筛分车间4部皮带机、青矿筛分系统皮带机和20米皮带机。参与了青矿163米皮带机改造工程支腿设计、青矿矿用平板车设计、青矿筛分系统皮带机设计等。
值得一提的是,永财坡出煤皮带机在高空8米多,无法使用正常的贮带仓拉紧装置,而机尾拉紧无法满足82米皮带机,只能使用重锤拉紧装置,但是重锤拉紧有没有合适的平台,刘晓宇经过反复试验,最后设计出了依附在皮带机支腿上的重锤拉紧装置。
改革创新 原料利用“零损耗”
2022年,机修部转型由原来的皮带机改做支护产品,刘晓宇临危受命担任支护班组长。锚杆流水线刚生产的时候,有很多地方设计不合理,尤其是切杆部分,一根12米长的原料,生产2米的锚杆时,正常可以生产6根,但是由于自动切杆机设计原因,在切杆位置每切一刀就会有1公分的废料,导致最后12米的原料只能生产5根2米的锚杆,产生大量废料,而且这个设备的顶料头只是1根很普通的圆钢,每生产200根左右顶料头就会损坏,若不及时发现,会产生更多废料。
刘晓宇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自己开始动手解决难题,在无数次的试验与测试后,刘晓宇带领班组人员终于圆满解决了这一问题,降低了废料的长度,12米的原料终于可以生产6根锚杆了。
刘晓宇带领班组人员顽强拼搏,迎难而上,突破各种难题,提高了生产效率,成为其他班组的榜样和典范,为车间发展树立了标杆,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完)
(陈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