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1月3日电 有特点、有文化、有山水、有乡愁吕梁美丽乡村迎八方客;农业生产托管、特色产业发展、合同集中兑现鼓足村集体、群众“钱袋子”......2024年以来,吕梁市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实施引领富民工程的重要内容,强化党建统领、突出市场导向、深挖优势资源2024年,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较去年增长3.9%,其中经营性收入占比53%,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不断激发。
强化组织带动,激活发展“内动力”。建立“市级统筹、县级指导、乡镇主体、村级落实”的协同推进机制,着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以乡村干部队伍素质能力提升作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抓手,在乡镇书记、村党组织书记、“老兵支书”、软弱涣散村包联干部等班次中,设置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农村“三资”管理等课程,1700余名乡村干部在专题授课、实地观摩、交流研讨中,提升壮大村集体经济、服务群众、致富带头能力。
强化路径创新,提升发展“驱动力”。结合各村资源禀赋、文化特色、历史传承等特点,探索多元途径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乡村文旅强赋能。以“乡村旅游”为突破口,创新“党建+文旅+产业”发展模式,集中力量打造10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支持引导全市农村党组织因地制宜整合生态资源、挖掘文化底蕴,构建农文旅融合型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
土地托管提质效。探索建立“市级协调、县域统筹、乡镇主导、支部引领、合作社带动”的发展机制,按照“先行试点一批、逐步扩大规模”的思路,选定全市112个乡镇、463个行政村铺开托管工作,托管面积达233.62万亩。
合同兑现保增值。建立动态调价机制,按照“三年一调整、一年一兑现”的原则,每三年评估确定一次资源资产发包价格。将每年11月确定为“合同兑现月”,收缴下一年度承包租赁费,截至目前,兑现合同77030份,确保集体经济收入“颗粒归仓”。
扶持项目添活力。抓住上级资金扶持集体经济的有力契机,2024年70个中央扶持项目全部完成,村均年收益达7万元左右,提供600余个就业岗位,带动300余名脱贫户、监测户就业,联农带农机制成效明显,促进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强化制度建设,夯实发展“保障力”。持续用好三资管理、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确定20个有创新性、有发展潜力、能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典型案例,编印成册学习交流,进一步提高了乡村干部和农户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完)
(李泽峰 张凯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