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1月6日电 (刘小红)1月4日至6日,山西省石楼县“福海厨工”劳务品牌青岛推介会暨创业就业先进典型表扬大会在山东青岛举办。此举旨在进一步推广“福海厨工”这一特色劳务品牌,加强石楼县与青岛市在劳务输出、创业就业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鼓励和带动更多劳动者掌握技能、走出大山、走进城市、就业增收。
此次活动由石楼县委、县政府与吕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主办。据了解,“福海厨工”是石楼县近年来精心打造的劳务品牌,以厨艺精湛、诚实守信、吃苦耐劳而著称。该品牌的成功推出,为石楼县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渠道。
目前,“福海厨工”累计培训6200人次,稳定就业4500人,月平均工资5500元,其中青岛就业3500人以上。因石楼县有众多村民在青岛务工,形成了独特的劳务输出现象,故石楼县有了“青岛村”的别称。
为进一步擦亮石楼县“福海厨工”特色劳务品牌,该县构建了“政策支撑、技能培训、就业帮扶、服务保障”四大工作体系。在做强青岛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京、津、冀和陕西、内蒙等市场。同时,石楼县通过采取菜单式、订单式、定向式等方式,提升培训质量,提高就业率;开设中式面点师、西式面点师、北京烤鸭师等免费培训专业;加强与青岛烹饪协会等机构建立合作,与北京、山东36家餐饮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以及发放就业补贴等,以提升品牌影响力。
推介会现场,主办方详细介绍了“福海厨工”品牌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未来规划。同时,石楼县与青岛市人社局签订了“福海厨工”就业战略框架协议;石楼县还与10家人力资源公司、10家用工单位签订相关协议,为石楼籍厨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在创业就业先进典型表彰环节,石楼县对在青岛务工的杰出代表进行了表彰。这些代表中,有的从一名普通厨工成长为餐馆老板,有的在青岛餐饮业中屡获殊荣,成为厨艺大师,他们的故事激励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来自石楼县小蒜镇的郭石清,在青岛已经工作了29年。“从一个点着煤油灯的小山村来到青岛,东西南北分不清,普通话不会说,一路走来很艰难。”如今,郭石清已经拥有了自己的餐饮公司,并带领更多家乡人在青岛就业。“他们发展得都挺好,我将来要带动更多人来这里就业。”郭石清说。
石楼县县委书记杜侯平在会上表示,希望能够以劳务品牌为媒,促进石楼县与青岛市在产业、就业等方面达成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高水平的合作。“青岛有胶州李哥庄帽子、假发制作,平度假睫毛制作等规模庞大、体系完善、链条完整的成熟产业,石楼有用工成本低、富余劳动力多的人力资源优势,可以在来料加工、订单制作等合作方式上积极探索,真正在优势互补中共行共建,在双向奔赴中共创共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