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1月15日电 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第六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13日在杏花岭区举行,2025年,杏花岭区将在扩大内需、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产业振兴、深化改革等7个方面做好经济工作。
2024年,杏花岭区全力以赴抓经济、稳增长、促发展,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竞相涌现;一以贯之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活力显著增强;坚定不移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城乡良性互动、共同繁荣的基础更加坚实;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宜居宜业宜游生态底色更鲜明更厚实;加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民众。
会议指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收官之年、“十五五”发展谋篇布局之年,全区要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深化全方位转型,聚焦使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方位扩大内需,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扎实基础。
2025年,杏花岭经济工作将有7个重点任务。一是聚焦扩大内需,紧抓政策机遇,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优化商业布局,对重点商圈开展业态重组、矩阵重构,大力培育“银发经济”“冰雪经济”“首发经济”,以更大力度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有效激发消费市场活力。前瞻谋划一批投资规模大、引领带动强的重大项目,统筹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等各类资金,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持续提高投资效益。
二是聚焦新兴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抢占新一轮产业发展制高点。在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和集群集聚上进一步攻坚发力,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高标准打造数据产业基地和数字产业联盟集聚区,积极构建新能源产业新格局新优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文化旅游业,实施好高水准游客集散地、高品质文旅目的地、全市文旅新高地“三地”建设,逐步提升文旅产业在全区的经济占比,努力建设成为全区重要民生产业和支柱产业。
三是聚焦产业振兴,优化空间布局,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外部拓展盘活土地资源,持续推进路网建设,培育壮大丈子头、杨家峪“两大板块”,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内部挖潜破解用地瓶颈,继续实施“工改工”探索,支持楼宇集群化发展,支持企业运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等进行改造提升、实现转型升级。加强乡村产业统筹谋划,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推动农业产业“特”“优”发展,培育旅居康养等新兴业态,实现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
四是聚焦深化改革,强化创新驱动,持续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活力。深化财税金融、国企国资、教育医疗就业等重点领域改革,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加大创新人才招引培育力度,优化创新生态、促进科技型市场主体成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服务效能,扎实做好企业服务,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以优良营商环境激发经济发展强大动力。探索以市场化为核心的招商引资体制机制改革,构建招商引资项目全流程工作体系,探索共建产业飞地,利用政策优势加速落地产业项目。
五是聚焦城乡融合,加快优势互补,持续提升城乡品质功能。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加快剩余老旧小区改造,提质升级城区基础设施,重点破解老城区物业服务管理难题,让群众“住得更好”。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棚户区回迁安置等工作,坚决完成保交房任务,让群众“住得更新”。学习运用好“千万工程”经验,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深入实施乡风文明建设,让群众“住得更美”。
六是聚焦民生关切,厚植民生福祉,持续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高中教育办学水平,扩大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持续促进医疗与养老服务、健康与托育照护深度融合,让群众就近享受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加强老年人福利保障,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深入推进参保扩面工作,持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做好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加强“两企三新”服务关爱,建设服务新兴领域友好场景。坚持改善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七是聚焦安全稳定,防范化解风险,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综合发力筑牢社会稳定防线,毫不松懈坚守安全生产底线,有力有序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安全稳定。
会议强调,春节将至,要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做好粮油肉蛋奶等生活必需品的保价稳供工作,抓实抓细节日期间安全稳定工作,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廉洁过节、干净过节,严格值班值守,保证各项工作正常运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