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筑路为民 情系桑梓——记山西夏县南大里乡北大里村书记张生贵
2025年01月17日 16:07
来源:中新网山西

  中新网山西新闻1月17日电 在山西省运城市夏县北部那片宛如画卷般的土地上,有一个充满魅力、焕发生机的小村庄——南大里北大里村。这里,青山绿水环绕,田园风光旖旎,村风如春风般和煦,村民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与满足。而这一切美好的背后,有一位如脊梁般默默支撑、如明灯般引领前行的人——村级路长、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张生贵。

  他,以一颗炽热之心和一双实干之手,全力推动“四好农村路”的高质量发展,将原本普普通通的农村小道,变成了激活产业发展的澎湃动脉,化作了引领群众走向富裕的光明大道。在他的辛勤耕耘与不懈努力下,北大里村不仅道路平坦通畅、村容整洁宜人,还先后荣获全国绿色村庄、国家森林乡村、省级卫生村、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山西省平安建设示范村、运城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一系列熠熠生辉的称号,成为了远近闻名、令人向往的示范村。

  压实路长责任强化履职担当

  2020年,全省农村公路“路长制”全面推行,张生贵毫不犹豫地挑起了北大里村路长这副沉甸甸的担子。他深知,这份职责绝非徒有其名,而是一份重若千钧的使命。

  张生贵深深领悟到农村公路作为农村关键基础设施的非凡意义,始终坚信“要想富、先修路”这一质朴却颠扑不破的真理。同时,他清晰地认识到,真正的富裕不仅在于道路的建成,更在于对道路的精心呵护、悉心照料和高效运作。

  有一次,张生贵正在村里查看路的管护情况,村里85岁的张大爷拉着他的手感慨地说:“我活了一辈子,终于实现自己的梦想,能走上这么平整宽阔的路是我一辈子的心愿啊,以前我们村的路啊,那真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现在路修好了,日子都有盼头啦,我是越活越有劲了,咱村的乡亲们都记着你的好,你可是咱村福星,乡亲们的贴心人啊!”张生贵把老人的话默默记在心里,更加坚定了要把路管好护好的决心。

  张生贵坚持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怀着一颗谦逊之心,向身边的专家和技术人员虚心求教。他总是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和一支笔,一旦遇到问题,便迅速记录下来,待到找到解决方案,再认真地补充完善。他频繁奔波于县里、乡里和修路工地之间,积极向交通技术人员请教,凭借着这股子执着与勤奋,逐渐从一个对道路建设知之甚少的外行,成长为“四好农村路”建设领域的“土专家”。

  创新管理机制落实护路责任

  在全心全意服务群众的道路上,张生贵大胆创新,巧妙地将“路长制”工作机制与村级网格管理完美融合。他明确安排村委会副主任担任护路员,充分发挥网格员熟悉村情的独特优势,精心构建起一套完备的“定期巡查-发现问题-上报问题-处理问题-总结归档”工作流程。

  有一次,网格员在巡查时发现一段路出现了小面积的塌陷,及时上报给张生贵。张生贵那时肠胃发炎正在住院治疗,他要求马上出院,家人再三劝说也无济于事。他说:“村民的安全大于天”。当天他迅速组织人员进行抢修,避免了问题的扩大,保障了村民的出行安全。

  不仅如此,他还主动公开路长信息,在村委会广场醒目位置设置路长信息公示牌,将路线信息、路长姓名、联系方式等详细内容一一公布,方便村民随时随地监督和评价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实际成效。这种分级共抓、片区包保的管理模式,使得职责划分犹如棋盘般清晰明确,责任链条如同钢铁般坚固紧实。

  增强护路意识营造良好氛围

  为了切实提升村民的爱路护路意识,张生贵积极牵头建立了微信群。通过广播的每日播报、醒目的宣传标语、广泛发放的交通安全宣传单等多种丰富多样的方式,大力加强“路长制”的宣传推广。村民们都说:“张路长这么用心,我们可不能拖后腿,一定得把路保护好!”与此同时,他还将农村公路保护郑重纳入村规民约,不仅书写上墙,更装订成册,让其深入人心。并且定期组织村民观看交通安全警示案例,教育村民坚决摒弃交通陋习,鼓励大家自觉投身到公路养护管理的队伍中来。通过这一系列细致入微、春风化雨般的工作,张生贵进一步拉近了与老百姓的距离,营造出了人人爱护道路、齐心协力共同管理的温馨和谐氛围。

  加强道路巡查守护一方平安

  在组织体系与任务职责基本确立之后,张生贵深深地明白,管理与保护道路的关键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实实在在的行动之中。他常常语重心长地说:“坐在办公室里只能看到问题的表象,走到一线才能触摸到问题的本质,找到解决的良方。”

  正因如此,他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组织网格员定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挨家挨户的走访,耐心普及道路安全知识。那一次次充满温情的道路交通安全劝导工作中,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以无比的耐心和细致入微的关怀,纠正了三轮车载人、电动车不戴头盔、农用车和摩托车无牌无证等违规行为。经过一段时间的不懈努力,村民们的出行安全意识有了显著提升,不文明的出行行为大幅减少。

  村里的郭大爷就曾感慨地说:“以前我骑电动车老是不戴头盔,觉得麻烦。多亏了张书记他们一次次耐心地劝导,我现在知道这是对自己生命安全的不负责,现在我骑电动车每次都带头盔。”

  在公路巡查方面,张生贵始终坚持每周进行两次全域巡查,将重点聚焦于道路路况、沿线设施以及路域环境。他巧妙地将村道日常管护与路域环境整治紧密结合,对于侵占公路用地、偷盗损毁公路附属设施以及私搭乱建等违法行为,及时坚决制止并迅速上报乡镇,交由乡镇综合执法队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2022年,他带领护路员和网格员,凭借着真诚的沟通与说服,成功拆除了影响北大里村容和道路通行的五处违建。李婶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说道:“一开始大家都不理解,觉得张书记多管闲事。但后来看到村里的道路变得宽敞、整洁,大家才明白他的用心良苦。”

  此外,他还牵头组建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每年组织道路卫生集中整治多达30余次,有力地确保了路面的干净整洁。如今的北大里村,真正实现了“畅、安、舒、美、绿”的美好愿景。

  在面对恶劣天气时,张生贵总是带领村干部和网格员,加强对进出村重要路口、临水临崖、急弯陡坡等关键路段的严密巡查。当灾害降临,他迅速组织现场力量,争分夺秒地进行积雪清扫、落石清理等紧急工作,全力以赴确保群众出行的畅通与安全。

  特别是在2022年8月22日,夏县遭遇连续强降雨,张生贵一夜未眠,天刚蒙蒙亮,便匆匆外出巡查,及时发现并果断处理了村东头进村道路的边坡滑坡塌方险情。村民们激动地说:“要不是张书记发现得及时,后果不堪设想,他真的是我们的守护神!”

  20多年来,张生贵始终坚守初心,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作为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领路人,他从未停止过帮助困难群众的脚步,不断努力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引领村民共同踏上致富的康庄大道。他始终坚信,守望一方热土,服务一方百姓,就意味着要真心实意、全心全意地为群众办好每一件实事、每一件好事。这,便是张生贵在担任村支书、村主任和路长以来,始终坚守不渝的质朴信念。(完)

  (贾海燕)

【编辑:郭飞颖】
中新图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