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2月13日电 2月12日(农历正月十五),元宵佳节之际,山西和顺“怡然见晋中非遗‘靓’佳节幸福和顺年”庆元宵活动在许村举办,通过丰富多彩的非遗节目展演和互动体验,让市民们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晚上七点,活动正式开始。许村的大街小巷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文艺游行队伍身着华丽服饰,手持各式道具,边走边演。欢快的秧歌、小花戏、喜庆的跑旱船、可爱的大头娃娃……他们沿着指定路线行进,将元宵佳节的喜庆氛围传递给了沿途的每一位群众。
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锣鼓声,村中心广场上两条金色长龙在舞龙队员的操控下,腾空而起,时而盘旋飞舞,时而昂首摆尾,引得现场观众连连叫好。舞狮表演同样精彩,两对狮子时而跳跃、时而翻滚,动作惟妙惟肖,将非遗麻狮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市民们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精彩的瞬间,不少孩子更是兴奋地跟随队伍奔跑,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麻狮表演者王浩说:“许村麻狮是咱们县的非遗项目,这不仅是对非遗的传承,也是对我们技艺的一种肯定。”
二鬼摔跤作为许村传统特色节目,表演者通过腿、背、臂的活动和综合利用,结合戏剧、杂技、武术的推、踢、翻、滚、旋等动作的表现,给观众以两鬼打斗摔跤的戏剧效果,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滑官则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幽默诙谐的风格吸引了众多目光。
二鬼摔跤表演者杜彦军说:“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我们许村的传统文化,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非遗传承活动,这是最好的,必须得传承下去。”
元宵佳节,猜灯谜是必不可少的一项节目。广场上各式各样的花灯琳琅满目,妙趣横生的猜灯谜游戏让市民游客们兴趣十足、热情高涨,布置的灯谜很快就被思维活跃的游客抢猜一空。
在古色古香的明清一条街上,凤台小戏传习所内传出阵阵悠扬戏曲之声,余音绕梁,不绝于耳。旁边的刺绣传习点里,市民和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精美的牵绣作品,还可以在传承人的指导下,亲手体验牵绣的乐趣。
八点半,备受期待的打铁花表演闪亮登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将1600℃的铁水击向夜空,形成绚烂的铁花。与高空绽放的烟花形成层次分明的光影景观,美不胜收,让现场观众大开眼界。
打铁花村民乔彦兵说:“打铁花是我们家世代相传的技术,每次表演都让我深感自豪,这次活动让我看到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关注,这对我来说是最大的鼓舞。”
游客黄金霞说,“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无限活力,特别是打铁花表演,真是太震撼了,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多多举办。”
此次非遗联合传统节日展演,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途径,让非遗在节日中焕发新的生机,也让传统节日更加丰富多彩,这种结合既是对历史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的启迪,使节日不仅仅是简单的庆祝活动,而是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松烟镇文旅分管负责人左永丽介绍,松烟镇将在发展“民俗+非遗传承乡味”方面不断做文章,推动非遗的传承与发展,让传统文化走进更多人的生活,探索非遗与现代旅游的深度融合,助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完)
(和顺县融媒体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