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山西大同新荣区:不负农时不负春 春耕备耕正当时
2025年03月14日 14:47
来源:中新网山西

  中新网山西新闻3月14日电 今年以来,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抢抓农时,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从稳面积、优结构、抓培训、储农资、强服务等方面入手,有力有序开展春耕备耕工作,为粮食丰产丰收和农产品稳产保供打好底、起好步、开好局,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聚焦“播种”面积,统筹稳粮稳豆抓备耕。该区坚决扛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通过科技赋能、资源整合和全链条管理,推动粮食单产稳定增长。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38.08万亩以上,粮食产量达到1.61亿斤以上。同时加大节水滴灌、水肥一体化等高产高效模式示范推广力度,抓好有机旱作节水灌溉2.5万亩和油料作物轮作1万亩。聚焦玉米、谷子、高粱等主粮作物,分区域、分作物制定技术方案,实现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协同发力,鼓励家庭农场、合作社流转土地,发展规模化种植。同时抓好高产优质新品种试验,大力推广增产新技术,推动建立万亩高产作物示范田,发挥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带动作用。

  坚持“两个”导向,科学调优结构抓备耕。该区坚持政策导向和市场方向优化作物品种结构和种植结构。立足本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做强做优杂粮种植,统筹抓好生产发展、产销衔接和转型升级,着力稳面积、提品质、创品牌,培育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今年,该区继续稳定小杂粮种植面积,推广早熟高产玉米种植,扩大高产马铃薯、甜糯玉米种植面积,进行谷子新品种试验种植,逐步优化种植结构,提升小杂粮竞争优势,重点推进大辰和华进3200亩加工型马铃薯基地种植项目。同时通过召开恳谈会等形式,引导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经营主体合理确定种植意向,提早将粮食作物品种细化分解落实到乡、到村、到户、到田,建立到村到户的粮食生产工作台账,实行精准计划、精细管理。

  推广“集团”采购,推动节本增效抓备耕。农资是春耕的“粮草”。该区针对今年农资价格上下波动的实际,提前部署,摸清了化肥、农药、种子、农膜等物资需求、库存以及货源渠道等情况,联合供销社系统及农资企业,建立“乡镇-村-农户”三级配送网络,开展“集团式”采购,降低生产成本,确保种子、化肥、农药等物资供应充足、价格稳定。今年全区化肥用量预计3300吨,需籽种预计1100万斤,需地膜预计800吨,需农药预计1吨;目前全区有13家农资经销部已与供货商签订供货协议,基本能够满足农民春播需求及春季生产顺利开展。经向农资门店了解,各类农资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

  多措“并举”发力,加大资金筹措抓备耕。认真做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性保险政策宣传落实工作,让广大农民群众及时了解政策,切实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充分发挥农业信贷担保和政策性农业保险等财政金融手段作用,通过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规范政策性农险保费补贴管理,帮助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解决贷款难、贷款贵等问题。同时落实农机购置补贴和报废农机更新补贴政策,实施好4000亩优质杂粮全程机械化作业补助项目。加快培育农机合作社,抓好“耕、种、管、收”托管服务1万亩,降低生产成本。抓好病虫害绿色防控,落实“一喷多促”统防统治5万亩目标任务,完善农业保险政策和气象灾害应对措施,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

  加强“基础”建设,强化指导服务抓备耕。充分利用《新荣零距离》微信平台、报纸、广播、电视、培训网络等媒体,开展线上服务和视频培训,指导农民及早进行“科技备耕”和农机装备检修等农事活动。目前,全区已培训农民1.6万人次,答疑解惑2000人次;农机具已检修3500台。加强各乡镇与区农业农村部门和区应急管理局等部门会商沟通,充分利用手机短信、微信、村内大喇叭等,多渠道、多频次、广覆盖发布预警信息和防范措施,确保信息到乡到村到户,重点防范“倒春寒”,引导农户选择抗旱品种,推广应用有机旱做技术,提前指导农户和生产主体做好防范应对工作。(完)

  (张选)

【编辑:郭飞颖】
中新图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