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4月2日电 产业振兴一头连着农村发展,一头连着群众幸福生活。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保德县义门镇暖泉村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奏响了增收致富的"春之序曲"。
走进暖泉村温室大棚内,温暖而湿润的气息扑面而来,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的翠绿。香瓜藤蔓正奋力生长、争奇斗艳,为这个春日增添了无限生机。农户们穿梭在瓜苗之间,专注地观察着瓜苗的长势,耐心地顺藤、掐叶……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对丰收的期待。
保德县义门镇暖泉村大棚种植员崔布云说:“每天早上6点过来大棚剪废枝,去废瓜。种瓜实际上是个细致活,从育苗开始,每一步都马虎不得,这才能让产出来的瓜又香又脆又甜。”
保德县义门镇暖泉村大棚种植户袁二超说:“我今年种了三个大棚,一号棚种的是芝麻小瓜子,二号棚种的是兰州p2西瓜,三号棚育了八万多苗子,预计就是说比梁地西瓜早上市20来天。一号棚芝麻小瓜子再过半月二十天就能开园了,欢迎大家来暖泉大棚采摘及品尝。”
为确保瓜果的品质和产量,种植户们从育苗阶段便精心挑选优质种子,严格把控间距,日常管理中时刻监测生长环境,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保德县义门镇暖泉村暖万家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袁怀林表示,“去年年底,我们新增种植了西瓜和香瓜。经过这段时间精心照料,目前长势良好。瓜果种植与蔬菜种植同理,在整个种植周期里,我们始终严格管控温度、湿度与光照,依据作物不同生长阶段,及时浇水、施肥、整蔓。我们每一步都用心用力,就是为了保证大家吃得安心、吃得健康。”
从田间到舌尖,大棚产业正以蓬勃的发展态势,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一排排大棚、一株株瓜果就是增收致富的希望。近年来,义门镇暖泉村把发展大棚种植产业作为促农增收的切入点,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激发广大种植户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大棚产业成为群众致富增收的“新引擎”和乡村振兴的“直通车”,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保德县义门镇暖泉村村委会副主任赵小军告诉记者,“我们充分利用我村地理和资源优势,发展大棚香瓜、西瓜种植产业。下一步,我们将引导合作社运用科学的种植技术,提高大棚瓜果的产量和品质,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吸引更多的外来客商前来采购,同时,积极引导当地群众就近就业,实现大棚经济效益最大化,让产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完)(李挺 杨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