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4月8日电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在春耕。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眼下正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在保德县田间地头,一幅忙碌而充满希望的春耕画卷正在徐徐展开,这片承载着村民致富希望的土地,正经历着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深刻变革。
走进白家墕村马铃薯种植基地,现代化农业的气息扑面而来。多台大型旋耕机在田间有序作业,锋利的旋刀将沉睡一冬的土地唤醒,翻起的泥土在阳光下闪烁着希望的光芒。村民白瑞光站在田埂上,望着高效作业的农机,眼中满是喜悦。
保德县腰庄乡白家墕村村民白瑞光说:“以前春耕,全家老小齐上阵,靠人力和畜力翻地,又累又慢。现在可不一样了,机械耕地又快又好,省时省力。”
保德县大河山梁专业合作社是由白家墕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有限公司牵头,与村内党员致富带头人创办,现拥有旋耕机、深耕机、拖拉机等农机具60余台(套),具备5000亩以上耕作能力。目前,合作社流转土地1400亩,同时为周边村提供15000余亩的农作物“耕、播、收”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
保德县大河山梁专业合作社农机服务队白海龙说:“机械化作业效率高,一台耕地机一天能耕30多亩地,相当于十几个人的工作量。而且,机械作业标准统一,耕地深度、平整度都能保证,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保德县大河山梁专业合作社采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通过与山西农业大学农科院合作,引进优质马铃薯种源和先进种植技术,推动传统农业向标准化、品牌化、高端化转型,让小土豆真正成为带动村民增收的"金疙瘩"。
保德县腰庄乡白家墕村副主任白志雄表示,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支撑,更离不开科技赋能。我们白家墕村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科技兴农”的发展思路,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机械化作业覆盖面,让更多村民享受到机械化带来的便利和实惠。同时,我们也将继续引进新品种、新技术,进一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完)
(保德县融媒体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