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4月12日电 4月12日,山西省预防医学会狂犬病防控工作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交流会议在太原举行。来自全国各地专家及县市区疾控机构、犬伤门诊工作人员共计400余人参会,围绕动物致伤外科处置、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及相关案例进行分享。
北京航天中心医院(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急诊科主任医师黄立嵩对《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23年版)》中的第17条和27条进行了阐释,强调了新规中的关键注意事项和细节。
黄立嵩指出,现代细胞培养狂犬病疫苗的免疫原性和保护效果非常理想,是所有疫苗中最好的疫苗之一。人二倍体细胞在疫苗生产过程中已使用超过40年,证明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且无致瘤风险。
黄立嵩介绍,新版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新规优化了首次暴露后的疫苗接种流程。在原有的5针暴露后免疫程序基础上,新增了已获批准并有相应疫苗产品的“2-1-1”免疫程序,旨在减少患者往返医院的次数,同时减轻门诊工作人员的接种负担。
据了解,民海生物于2024年上市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是国内首个同时获批“2-1-1”和“五针法”两种免疫程序的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该疫苗为接种患者提供AEFI补偿险、接种疫苗后抗不阳险、接种疫苗后发病死亡险3类商业保险服务,其中全程接种疫苗后因狂犬病发病死亡保险最高补偿100万元,消除当事人后顾之忧。
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致命性传染病,一旦出现症状,致死率极高。春季,宠物猫狗等动物进入发情期,狂躁、易怒。同时,随着天气逐渐变暖,民众穿着单薄,容易增加被猫犬抓伤或咬伤的风险。一旦发生此类情况,应立即进行伤口处理,并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如有必要,还应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