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4月22日电 在太钢炼钢二厂,有一群年轻人,他们以炽热之心、坚韧之志,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凡的青春篇章,他们就是炼钢二厂青年硅钢团队。自成立伊始,该团队便将提升硅钢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作为奋斗目标,肩负使命,毅然踏上这条充满挑战的征程。
五年磨一剑,HiB钢命中率突破性提升
HiB钢(高磁感取向硅钢)是一种具有优异磁性能的硅钢材料,其元素控制要求极为严格。在炼钢中,这些元素不仅容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还极易受到设备条件、原辅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过程控制极不稳定,可谓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为攻克这一难题,炼钢二厂青年硅钢团队一头扎了进去,开启长达五年的“跟班”之旅。不分白天黑夜,没有节假日,只要HiB钢生产启动,团队成员就会全线上阵,每一道工序的所有细节,他们都要摸索元素变化规律,积累数据。
其间,为精准控制钢包底吹时间、取样时间和连铸浇注时间,团队采用秒表计时的方式;为降低分析偏差,他们在取样器进行标识,跟踪不同人员取样、冷却钢样和切割洗后的钢样质量,最终形成钢样取样、冷却操作作业标准,提高钢样质量,降低分析波动。
五年中,该团队累计“跟班”上千炉,优化工艺20余次,完成设备改造10余次,终于让这颗“明珠”绽放出耀眼的光辉。
经过不懈努力,团队建立了从预处理到连铸的全流程操作要点及控制指标近70项,中包连浇炉数提升57%,连铸拉速提升13%,A级品命中率提升50%以上。如今,炼钢二厂南区80t碳钢线已成为国内唯一能够稳定供应HiB钢铸坯原料的小转炉(≤120t)产线。
创新突破,无取向硅钢效率与成本双优化
在无取向硅钢的生产中,这支团队同样展现了他们的创新精神。为提高生产效率,他们对预处理、转炉等环节进行详细分解,并提出多项控制措施。
其中,为降低RH脱碳后的碳含量,团队试验了椭圆插入管、调整提升气体量等方法,最终将脱碳后碳含量合格率提高10个百分点。
同时,团队还通过优化扒渣操作、严格检查废钢质量、试验不同辅料等措施,成功降低了转炉炉后硫含量。为提高连铸等轴晶比例,他们研究了不同电流、频率的搅拌方式和拉速对铸坯等轴晶比例的影响,并设计不同牌号无取向硅钢的拉速方案。
炼钢二厂青年硅钢团队一成员介绍,不记得推翻多少次方案,不记得争辩了多少次,不记得熬了多少个夜晚,终于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发出全厂首条全线数据自动采集判定的硅钢数据系统。
这些创新举措带来非常显著的效果:从2022年至2024年,硅钢连铸拉速增幅15.5%。团队成功突破超高牌号硅钢多年来低拉速的瓶颈,并通过提效降低升温铝耗,年降低制造成本500余万元,还通过优化排产计划和工艺接痕,年降低硅钢切废量损失400余万元,硅钢年降本近1000万元。
“多人行、互为人师”,团队力量引领生产稳定高效
炼钢二厂青年硅钢团队的成功,不仅源于他们的技术实力,更得益于他们的团队精神。团队始终奉行“多人行、互为人师”的格言,倡导“三现”(现场、现物、现实)的管理理念。
每当遇到质量问题,团队成员一起深入查找问题,配合分析数据,集思广益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作为一个负责5道工序的复杂技术团队,他们团结在一起,实现了炼钢二厂硅钢生产线顺行、高效。
如今,炼钢二厂硅钢已实现标准化生产,一线操作工已经完全熟知工序的控制要点和指标,硅钢生产的保供稳定,HiB钢生产量5年内翻了10倍。该团队队长薛利强也成了炼钢二厂硅钢的一张“活名片”。
炼钢二厂硅钢青年团队用他们的坚守与创新,拭亮了钢铁行业“皇冠上的明珠”。他们不仅是技术的探索者,更是团队合作的典范。(完)
(杨佩佩 郝咪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