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4月22日电 走进山西省原平聚满园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南美白对虾养殖试验基地大棚内,养殖池、给排水管道、供氧管道有序分布……,技术员李志刚正拿着纱网,检查虾苗的生长情况,在他的身后,一群身穿红马甲的电力员工正在检查供氧气设备,了解养殖户的用电需求。
南美白对虾是全球对虾养殖规模最大、产量占比最高的对虾,原产于中、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等热带海域。2024年,敢闯敢干的原平人李志刚,毅然跑到江苏学习养虾技术,准备在北方的原平市搞南美白对虾养殖,学成归来后,他瞅准了弓家庄村的种植大棚,建起了7个高位池和2个生化池,专心致志地搞起了他的养殖项目。
“虾的生长温度为25度到30度,在大棚内养殖,相当于为池塘搭建了一个温室,一年四季均可放苗、生产。在养殖中,池塘的供氧非常重要,遇到停电,高密度的种苗就会因缺氧气而死亡,我之所以能养殖成功,离不开电力员工的帮助,他们经常来为我们检查变压器和大棚内电力设备,从未停过一次电,我真的很感激他们。”技术员李志刚高兴地对前来服务的共产党员吕春雨、赵建军说。
“南方的虾儿在我们原平找到了新的家园,而且养殖成功了,生产的白对虾供不应求,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好事,同时也给我们的电力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保证基地的电力供应,除日常的巡检服务外,我们还为基地提供了应急电源服务,一台30千瓦的应急发电机随时待命,遇到停电现象,可以迅速启动应急电源,保证种虾的用氧需求。”国网山西原平市供电公司王家庄供电所所长李永胜表示。
从“南方海水养殖”到北方“经过科学配比,形成海水水质养殖”,从传统粗放的“靠天吃饭”到“高位池集约化、工厂化养殖”,原平虾农的养殖在不断升级。在回访中得知下一步基地计划再造5个养殖大棚,扩大养殖的数量,实现一年四季有鲜活、无污染的对虾上市,丰富我们北方人的餐桌。原平市供电公司负责人表示,继续加大对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保证产业的正常用电,让“虾经济”更好地带动乡村经济的振兴。(完)
(裴东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