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山西高平市看守所:挎包警务+“听语”工作室赋能
2025年04月24日 17:40
来源:中新网山西

  中新网山西新闻4月24日电 近年来,山西晋城高平市看守所围绕法治文明监所建设目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紧扣平安不出事、教育不放松、矛盾要化解、服务要到位的工作思路,群策群力创新推出“挎包警务”工作模式和倾心打造“听语”工作室。

  挎包警务"包"容天下

  一支笔、一本记事本、一些宣传资料、一个指甲刀、一个刮胡刀、一把理发刀、一些急救药品,这是高平市看守所管教民警下监室时的必备品,也是高平市看守所“挎包警务”的载体。

  挎包虽小、功能强大。工作中,高平市看守所借助“挎包警务”,将监室管理与在押人员个人卫生清洁、疾病预防宣传、协助破案等工作有机融合,提高了质效,推进了监所管理的文明和法治。

  “两下监室”是管教的日常工作,主要内容就是开展内务整理、规范内务秩序、了解每个在押人员的身体、案情、心理等情况。配备警务挎包后,管教在监室与在押人员谈话、集体教育、聊天的同时可以将指甲刀、剃须刀、理发刀等发给他们,进行个人卫生的清洁,用完随时收回,用坏随时更换。

  “在以前的工作中,我们是集中时间为在押人员理发、剃须、剪指甲,工作量大、效率不高。有了警务挎包后,这些事情在日常工作中就处理了,既高效又安全。”高平市看守所教导员王建军说。

  法律讲解、政策宣传、疾病预防也是管教日常的一项重要工作。借助警务挎包,管教可以时刻将各种宣传资料带在身边,利用监室管理的间隙开展宣传。在押人员疑惑减少了、对政策了解的更深了、自我预防能力增强了、心理疏通了、身体健康了、监所安全就有保障了。

  通过宣传,在押人员积极踊跃检举违法犯罪线索的氛围也逐渐在高平市看守所形成,为公安侦查破案工作充分发挥了“第二战场”的作用。一年来,共获取有价值线索11条,协助抓获逃犯2名,为办案部门侦破案件提供了有力支撑。

  “听语”工作室倾听心语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往往容易忽视精神世界的提升。精神空虚、情绪焦躁、心态失衡,这种现象在看守所在押人员身上更为明显,对在押人员进行思想引导和情绪管理刻不容缓。

  在此环境下,高平市看守所贯彻“以人为本,教育为先”的工作理念,精准对焦、创新思路、勇于探索、积极尝试,以抚慰在押人员情绪、平和在押人员心态、重构在押人员心理为核心,倾心打造“听语”工作室。“听语”工作室由2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和3名监区管教组成教师团队。工作室围绕心理矫治主业,针对在押人员心理问题,充分发挥“减压阀”与“康复部”作用,以归途教育之三三工作法(存“三心”,“慈心、勇心、平常心”;用“三观”,“观情绪、观气色、观行为”;善“三谈”,“当面谈、侧面谈、无意识谈”)四季调心法(在一年四季通过符合其时节的不同音乐、电视节目、运动体操等方式方法,稳定在押人员情绪)为手段,努力通过工作室的精细化、人性化、科学化管理,充分发挥法律的惩戒和教育矫正作用,不断教育、感化、挽救在押人员,促使他们依法认罪认罚,真心悔过、积极改造,早日回归社会。

  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共开展了在押人员心理测试300余次,心理咨询150余人次,危机干预95人次,为监管安全持续发力。

  小小的警务包,装着民警的办公日常和监所的和谐平安,“听语”工作室里,管教民警与在押人员“面对面”、“心贴心”交流。用在点上、落到实处的点子才是“金点子”,高平市看守所努力让更多的“金点子”落地生金,把“金点子”铸成解决问题、提升监所新质战斗力的“金钥匙”。(完)

  (高平市公安局供稿)

【编辑:任曼曼】
中新图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